【摘 要】
:
本课题对TC4表面进行热浸镀Al掺杂稀土的处理,在TC4表面制备金属间化合物镀层。论文采用金相观察、SEM、XRD及EDS等分析方法对TC4表面镀铝层的厚度、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对TC4表面进行热浸镀Al掺杂稀土的处理,在TC4表面制备金属间化合物镀层。论文采用金相观察、SEM、XRD及EDS等分析方法对TC4表面镀铝层的厚度、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镀液成分、浸镀时间、助镀剂、热扩散温度及扩散时间等参数对金属间化合物层组织结构的影响,及Ti-Al金属间化合物镀层的形成机制。实验数据显示,热浸镀铝过程中使用饱和K2ZrF6水溶液作为助镀剂效果很好。热浸铝时间的长短对镀层厚度及热扩散后的组织结构及性能均无明显影响。化合物层与钛合金之间的界面清晰平整,无明显过渡层。内镀层中各子层界面清晰,外扩散层中氧化现象严重出现较多氧化物。分析结果表明,纯铝镀层与稀土铝镀层的主要相组成为TiA13,也有少量的TiA12和TiAl相的出现。随稀土加入,镀层与TC4基体的结合更加连续,在加入量为0.8%时,组织连续平滑,镀层结合紧密;随加入量的增加镀层厚度不断增加,在加入量为0.8%达到最大值,并且在较低的热扩散温度和短时热扩散下扩散效果良好,镀层耐磨性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将壳聚糖棒材作为骨折内固定材料为应用目标,针对骨修复材料表面的特殊性、棒材在湿态环境下力学性能衰减过快以及熔融涂覆防水层大大延缓壳聚糖棒材
本文介绍了利用脉冲激光分子束外延技术(L-MBE)生长LaAlO3/BaTiO3(LAO/BTO)超晶格薄膜,并首次发现其具有比相同工艺条件下生长的SrTiO3/BaTiO3 更优良的电学性能,其介电损耗比SrTiO3/BaTiO3 超晶格薄膜至少小一个数量级。更重要的是LAO/BTO 超晶格薄膜具有明显的铁电性能,其2Pr可达到25μc/cm2。由于超晶格薄膜的性能决定于生长和结构,因此,在薄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学生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应用
小学生正处在习惯养成、价值观构建的关键时期,此时班主任有意识地对其进行管理和教育,能够不断完善他们的认知体系,推动其健康成长.其中民主管理作为现代化教育管理的一个重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结合俄歇电子能谱(AE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非晶Co-Si薄膜的晶化和相变过程,以及Zr作为添加元素对晶化和相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
目的 研究预见性干预结合信息化干预对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按照患者的住院编号,依据随机
Al-Mg合金具有焊接性能好、耐腐蚀、强度高、成形性好等优点,是所有铝合金中强度和耐蚀性结合最好的一个合金体系,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车身结构、列车、船舶、低温容器的制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