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相控阵技术的多波束形成及波束快速扫描能力,使得有源相控阵系统在雷达、通信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收发芯片作为有源相控阵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其成本、体积、性能对整个雷达系统将起决定性作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Ⅲ-Ⅴ半导体在频率、性能体现出的优势,针对应用于卫星通信的Ka波段,基于稳懋(Win)PP15工艺,研究并设计了一款集成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开关的收发一体多功能芯片;针对C、X、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相控阵技术的多波束形成及波束快速扫描能力,使得有源相控阵系统在雷达、通信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收发芯片作为有源相控阵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其成本、体积、性能对整个雷达系统将起决定性作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Ⅲ-Ⅴ半导体在频率、性能体现出的优势,针对应用于卫星通信的Ka波段,基于稳懋(Win)PP15工艺,研究并设计了一款集成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开关的收发一体多功能芯片;针对C、X、Ku多个波段,基于国产三安光电SANAN-IC P15LN工艺,研究并设计了一款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芯片,为射频前端芯片在宽带上的应用做了有益探索。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在6-18GHz频带内出现增益滚降的现象,采用RLC并联负反馈网络使得增益在频带内呈现正斜率,改善整个电路的平坦度。同时,采用源极负反馈及并联峰化技术减小寄生参数的影响,达到扩展带宽以及改善匹配的目的,在满足低噪声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输出功率。最终,仿真结果表明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噪声系数小于1.4,增益带内平坦度±0.6dB,1dB压缩输出功率15dBm,带内回波损耗优于10dB。2.针对开关插损、隔离度对收发一体多功能芯片的影响,在确保信号控制功能和隔离度的前提条件下,减小了开关发射支路的插损,增大了开关的输入1dB压缩点功率,避免了开关的非线性对多功能芯片线性度的影响。最终仿真结果表明,该开关接收支路插损小于0.9dB,发射支路插损小于0.4dB,隔离度大于18dB。3.针对放大器增益的高低温波动,设计了一款温度补偿衰减器补偿放大器增益波动,在高低温下实现9dB的衰减范围,经流片测试后积累设计经验。利用此原理,在收发一体多功能芯片的接收链路设计中,集成了温度补偿衰减器,通过外接电源电压控制其工作状态,最终在33-36GHz工作频带内实现5dB衰减范围。4.针对放大器输出功率,分析了合成网络、匹配方式、最佳阻抗点选择等方面对输出功率、效率的影响。最终仿真结果表明,发射支路饱和输出功率大于28dBm,效率大于20%。综合考虑单元模块之间的相互影响、端口阻抗、版图布局等因素完成收发一体多功能芯片的集成设计。最终完成流片测试,对比仿真与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别以及造成误差的原因。
其他文献
随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人类行为识别等概念相继提出,固态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 DAR)技术不再局限于导弹制导和地质勘探等军用和民用领域,并逐步进入商业消费品视野,这使得相关应用与需求更加广泛。基于雪崩光电二极管阵列(Avalanche Photon Diode,APD)的面阵激光雷达三维成像系统可以实现对单光子的接收与识别,表现出高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多目标跟踪是当今备受关注的课题,虽然当前已经有许多优秀的算法踊跃出来以解决多目标跟踪中的各种问题(遮挡、检测不精确、外观相似等),但是复杂场景下的多目标跟踪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几个方法以有效地处理复杂场景下的多目标跟踪问题。本文梳理了多目标跟踪当中的评测指标、多目标跟踪常用的数据集。由于当前多目标跟踪大多都是基于检测的跟踪,因此本文简单地介绍了目标检测的两个主流算法(R-CNN系列和Y
栅驱动电路(Gate Driver)主要用于对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控制,目前应用的主流对象是Si材料器件,但随着GaN、SiC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功率开关器件领域的逐步应用,对相应栅极驱动电路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因此对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在充分发挥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独特优势、降低电路功耗、节约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重点研究600V半桥式高压栅驱动芯片,对其中自举以及电平位移等
传统的硅基晶体管制造工艺,通常要经过涂胶、曝光、显影及刻蚀等工序加工而成,不仅工序流程复杂,且成本昂贵浪费耗材。近年来,柔性印刷电子技术因其高速大面积、低成本、耗材少、绿色环保的优势,使得其应用在薄膜晶体管器件的工业制造领域具有潜在的价值。半导体性碳纳米管由于具有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优异的导热性和理化特性以及易于与柔性印刷工艺相互兼容等优势,使其成为制备柔性晶体管的理想半导体沟道材料。本文提出了一
本论文用第一原理方法对若干低维体系的性质进行了计算模拟,并对一些低维电子器件的设计提出了构想。首先,本论文研究了通过外界磁性掺杂和自身结构缺陷在III-V族半导体纳米管(GaN、BN纳米管)中引入局域磁性的两种模式:顶端Mn原子掺杂的GaN纳米管和开口的BN纳米管。对于第一种模式,用单个Mn原子替位Ga原子会在体系中引入4μB磁矩,这主要是Mn原子的3d轨道和其最近邻N原子的2p轨道的贡献。对于第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应用于该领域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在高频信号传输方面的传输频段、传输时间和传输损耗等方面都具有较常规PCB产品更高的技术要求。就PCB制造而言,在印制电路制造过程中实现对铜箔表面粗糙度的
本文研究了三个相对独立的问题,即由量纲函数诱导的测度与通常的分形测度间的比较,数的β展式周期的确定以及用一种新的复杂度给出的高维周期词的刻画。它们分别是分形几何,数论和组合领域的很有意义的问题。在第一章,我们分别给出三个问题的背景,意义以及相关领域研究的概况。同时介绍了问题是如何引入的。在第二章,我们讨论量纲函数诱导的测度与通常的分形测度间的关系。我们得到如下的结论:当量纲函数和幂函数td等价,其
近年来很多实验发现,当材料变形的特征长度在微米或亚微米量级时,材料表现出很强的尺寸效应:越小越硬。经典塑性理论不含任何长度参数,因此无法预测尺寸效应,建立包含内禀材料长度参数的新的本构模型—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就势在必行。 本文致力于低阶和含有非经典应力矢量的应变梯度理论及有限变形研究。 低阶应变梯度理论保留了经典塑性理论的结构,并且不包含附加边界条件。采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特征线方法研究
衍射增强成像是X射线成像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和研究热点之一,它能检测对X射线弱吸收的轻元素物质,空间分辨率可达微米甚至亚微米量级,和传统X射线吸收成像技术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且在医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学科上的初步实验上获得了成功。因此,衍射增强成像的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论文在解决衍射增强成像的计算机模拟实验建模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衍射增强成像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相位信息提
随着太赫兹科学技术的发展,太赫兹源器件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中,回旋管因为其可以达到更高的工作频率和更高的输出功率,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回旋管对大功率的需求逐渐提升,传统电子枪有着发射带的电流发射无法过大和电子截获等问题,也正是因为传统电子枪的这些缺陷,反转磁控注入电子枪的概念被提出。针对0.24THz回旋管的工作需求,在本文中分别基于热阴极和场致发射冷阴极设计一支反转磁控注入电子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