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选题是基于当前建筑设计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分野的现实情境,试图通过哲学与科学的综合分析,建立科学与人文相交融的合理化因素,从更广泛的领域反思现代建筑设计理论,以求得一些真切而正确的认识.论文建构性地提出非线性科学思维建筑设计目标和原则,为建筑设计引入一种积极的理性观念.最后结合非线性科学的发展,论文试图探求新的科学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使建筑与人最终走向真正的"天人合一".
论文着重论述和回应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与人文的知识现状是什么?"天人合一"的思维基础是什么?(第一章)
2、建筑设计的知识现状是什么?(第二章)
3、建筑设计应该是什么?(第三章)
4、新科学思维在建筑设计方法论上的意义是什么?(第四、五、六章)
论文从当今多元建筑思潮所体现的两个走向--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出发,从哲学与科学两方面对讨论了二者融合的思维基础:从哲学上看,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基础是主体与客体的融合.从科学上看,现当代科学的发展从关系论的角度,破除了主客二分的认识误区,在认识论上对"天人合一"哲学观提供了科学上的支持.
建筑设计知识自始自终包含了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批判与重建的过程,既反思的历程和建构的历程.论文以这两个角度出发,首先从现代性的批判轮廓、建筑设计的现代性问题、建筑设计的现代性批判等几个方面,简述了批判与反思的建筑学的知识背景,在追问中引证出对建筑设计反思的必然性.
其次,论文以非线性科学思维为指导思想,对建筑设计的目标和原则、非线性科学的审美思维进行了认识论上的建构,并简要的分析了非线性思维建筑观的形式言语表达.
在方法论上,论文拟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建筑的生成理论.新科学、新技术为建筑创造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新的方法,开阔了建筑设计的新视野,从而引发建筑创作的变革.论文重点讨论了自组织理论、分形理论、混沌理论在建筑设计方法上的意义与探索.
最后,总概了全文,并从中透视了反思与建构建构设计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