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大学城现象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势头的持续、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国内高校建设形成一股持续的热潮,各种规模的高校改建、扩建、新建工程方兴未艾,而大学城的建设更是“遍地开花”。但就目前大量的新建大学城实例分析,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教育资源的质量,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并且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结构优化,然而却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选址不当、建设规模过大、建设质量不高等等。 针对上述情况,本论文对1999年以来国内大学城的建设情况和使用现状展开实际调研、问卷调查和对话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并通过总结、分析,针对国内大学城建设的显性、隐性两个层面的现象进行研究、讨论,目的是引起人们对国内大学城建设热潮的反思,并为进一步提高大学城建设水平、完善现有大学城的使用缺陷和寻找新形势下大学城建设的方法、途径提供了研究基础和参考建议。 文章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序言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主体与限定以及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大学城现象的历史背景研究。在对大学城的概念做出界定后,首先研究大学城的发展沿革,继而将国内大学城兴起的重要推动要素作为切入点,研究当代大学城的特点。 第三部分:大学城显性现象研究。采用调研、搜集统计数据和对比的手法,对大学城在实际使用情况、自身发展情况和对城市大环境的影响三个层次上的显性现象进行研究,主要指出当前大学城发展在显性层面上的现象和部分现实问题。 第四部分:大学城隐性现象研究。主要从人本主义的缺失、校园文化的缺失和大学城建设的其它隐性现象揭露了掩盖在大学城建设表象下的深层次问题,侧重于实例的举证。 第五部分:国内大学城建设展望。首先对大学发展与高等教育理念进行展望,之后引入了大学城的可持续性设计的命题作为大学城未来的发展策略,并针对第三、四部分对目前国内大学城建设的显性、隐性现象的研究,提出大学城可持续性设计的原则和评估系统、方法。最后,对国内大学城的建设进行了展望,为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第六部分:结语。总结研究的成果,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全文约70000字,图表60余幅。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市场经济为纽带的生产力极大进步和重新布局,导致了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在众多方面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具有国际化、商业化和文化涵义的~大体育盛事,也成为集观赏价值、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等为一体的巨大产业,成为当今人们社会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当前的经济形势的发展,农村住宅的建设量也在逐年增多并在全国住宅的建设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由于缺乏足够专业的技术支持与引导,大量的农村住宅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种
全国有近170万个体育场馆,有大部分场馆一年中没有收入,一般为了重大比赛修建的较大型的体育场馆,绝大多数赛后利用管理不近人意,基本都由政府承担着巨大的费用。我国从有大型运
混凝土地板辐射制冷系统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有关此类系统的建模分析和运行控制还面临很多问题。本文以实现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并通过分析混凝土辐射地板制冷系统
古城记录着城市肌理,维系着城市的文化血脉,是华夏古老城市文明的真实见证。自1982年“历史文化名城”概念被正式提出以来,先后共有133座古城被纳入了保护体系中,这些曾经的
本文以先秦时期河北地区古城池为研究对象,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的朴素的生态思想为依托,对这些城市营建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生态思想进行深入的剖析。同时结合当前提出的“生
沁河中游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古村镇,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山西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沁河中游地区凭借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必将
本文从城市设计的层面阐释了城市棕色地带更新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生态性、多元性、开放性,以及民主性的后现代社会价值观,并且指出,与通常的城市更新相比,城市棕
新城不是一个新概念,大城市地区发展新城在二战以后在西方国家大量实践,并取得了相应的成就,我国在建国以后的城市建设中,虽然也运用了新城的思想与方法,但囿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