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元助长膏治疗身材偏矮儿童(脾肾虚弱证)的临床观察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nx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自拟扶元助长膏对身材偏矮儿童身高促进的效果,分析应用扶元助长膏前后改善体重、骨龄、骨密度、维生素D3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相关指标的疗效,并探析扶元助长膏促进身高增长的作用机理,为儿童身材偏矮的治疗提供相关的临床数据支持,拓展其治疗思路与方法。
  方法
  把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身材偏矮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年龄分为两组:3~5岁组(不含5岁);5~8岁组(不含8岁)。观察组给予膏方及综合干预,对照组单独给予综合干预。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分别对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骨龄、骨密度、蛋白质含量、25-(OH)D3、IGF-1等进行统计;3个月为1疗程,共2个疗程。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3~5岁组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身高104.73±4.21cm,对照组身高102.96±4.53cm;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身高107.66±4.16cm,对照组身高106.27±4.60cm,观察组均比对照组在身高促进方面疗效显著(P<0.05);5~8岁组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身高117.11±5.24cm,对照组身高115.79±5.13cm;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身高120.06±5.26cm,对照组身高118.35±5.12cm,观察组在身高促进方面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
  2.3~5岁组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体重18.67±1.89kg,对照组体重17.28±1.51kg;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体重20.03±1.91kg,对照组体重18.46±1.45kg,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体重均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5~8岁组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体重22.04±2.63kg,对照组体重21.58±2.64kg;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体重23.41±2.64kg,对照组体重22.80±2.68kg,观察组与对照组体重均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3.3~5岁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BMI分别为17.03±1.49kg/m2、17.29±1.38kg/m2,对照组BMI分别为16.30±1.08kg/m2、16.35±1.00kg/m2,两组治疗后BMI均无显著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5~8岁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BMI分别为16.18±1.40kg/m2、16.52±1.34kg/m2,对照组BMI分别为16.10±1.71kg/m2、16.28±1.66kg/m2,两组治疗后BMI均无显著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4.3~5岁组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蛋白质含量提高率为88.90%,对照组的蛋白质含量提高率为68.75%,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5~8岁组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蛋白质含量提高率为96.27%,对照组的蛋白质含量提高率为61.54%,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更加显著提高(P<0.05)。
  5.3~5岁组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骨龄4.40±0.57岁,对照组骨龄4.19±0.49岁,两组之间骨龄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骨龄4.89±0.76岁,对照组骨龄4.62±0.54岁,两组之间骨龄仍未见显著差异(P>0.05)。5~8岁组在治疗3月后,观察组骨龄6.50±0.86岁,对照组骨龄6.45±0.89岁,两组之间骨龄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骨龄7.01±0.87岁,对照组骨龄5.92±0.93,两组之间骨龄仍无显著差异(P>0.05)。
  6.3~5岁组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骨密度、25-(OH)D3、IGF-1分别为125.50±13.53、60.28±7.23、386.39±97.42,对照组骨密度、25-(OH)D3、IGF-1分别为113.25±18.55、57.19±7.62、307.94±114.26,观察组比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骨密度、25-(OH)D3、IGF-1分别为137.67±14.21、67.50±7.48、451.50±87.51,对照组骨密度、25-(OH)D3、IGF-1分别为126.38±15.43、62.88±7.62、390.13±108.15,观察组比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5~8岁组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骨密度、25-(OH)D3、IGF-1分别为120.56±13.02、62.81±7.48、306.33±91.70,对照组骨密度、25-(OH)D3、IGF-1分别为115.50±16.50、60.17±8.40、294.13±115.85,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显著的升高(P<0.05);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骨密度、25-(OH)D3、IGF-1分别为126.59±21.51、68.81±7.51、458.07±92.45,对照组骨密度、25-(OH)D3、IGF-1分别为122.70±15.09、64.05±8.56、398.77±116.02,观察组比对照组有较显著的升高(P<0.05)。
  7.3~5岁组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综合干预有效率为94.44%,而对照组综合干预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5~8岁组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综合干预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综合干预有效率为53.85%,观察组仍比对照组有较显著的提高(P<0.05)。
  结论
  1.扶元助长膏可提高偏矮儿童的身高增长速率,改善预测成年终身高,且长时间治疗效果更佳。
  2.扶元助长膏可提高偏矮儿童25-(OH)D3、IGF-1、蛋白质含量及骨密度。
  3.扶元助长膏对偏矮儿童骨龄、体重无不良影响。
其他文献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对污水进行处理是缓解水资源短缺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应用广泛的以活性污泥为主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在能源消耗、剩余污泥产生、资源回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而未来的水处理技术需要更加注重节能高效的去除和回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以提高水处理中的资源利用率。  藻菌共生构成了天然水体的净化基础,微藻与菌群之间的气体交换作用、对营养物质的利用以
学位
高级氧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但废水中高浓度的氯离子不仅会显著影响降解动力学,还会参与有机物质的降解过程,形成毒性更强的卤化副产物。因此,研发高盐体系仍能高效安全运行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显得尤为迫切。论文以酸性橙7(AO7)和2,4,6-三氯苯酚(2,4,6-TCP)两种典型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的Cr(VI)/亚硫酸盐和Cu(II)/H2O2氧化体系,探讨有机物降解过程中无
学位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迫切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清洁能源,许多电化学储能和转换技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例如,能量转换装置碱性燃料电池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高效、清洁的发电技术。此外,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较大的比容量、较好的循环稳定性特点的超级电容器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储能设备。锌-空气电池具有成本低,操作安全,能量密度高的特点,得到广泛的研究。 
近些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排放的大量氮氧化物(NOx)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加剧,已成为“十三五”期间大气污染减排和治理的重点。微纳米气泡因其有相比较于普通气泡的特殊优势,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拥有比表面积大、停留时间长、传质效率高的优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NO的溶解度,克服了湿法脱硝中NO液相传质较低的问题;此外,微纳米气泡破裂时会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OH),可
膜分离技术是处理污染水体的有效技术之一,而膜污染是制约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基于水体中大多数有机物带负电的实际情况,我们利用导电材料制备新型电活性膜,在电场耦合的作用下,将负电荷引入电活性膜表面,利用静电斥力排斥有机污染物,同时在膜上方边界层及主体溶液中形成电场,有效缓解荷电有机物在膜表面的吸附或沉积。本研究旨在探索可推广应用的、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来有效缓解膜污染和通量降低的问题,且不会对正
学位
水体嗅味污染日益成为饮用水安全的突出问题。在实际处理嗅味问题时,吸附处理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粉末活性炭是最常用的吸附剂之一。为深入了解粉末活性炭与嗅味物质间的吸附规律,本论文针对16种特征致嗅物质,系统分析了其活性炭吸附处理的可行性。同时,对9种不同类型活性炭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活性炭对同种嗅味物质吸附效果的差异。此外,本论文还开展了南方某水厂进厂水与预氧化出水中 2-甲基异莰醇(2-MIB)、
学位
锑(Sb)与砷、铅、镉均属于全球性分布的生物非必需元素,我国是一个“锑大国”,其锑储量与产量均居世界之首,工农业消耗的锑并未妥善处理,锑在自然环境中呈现不断积累的态势。2014—2017年,太浦河发生锑超标事件,苏州市吴江区印染企业多次被停产、限产。因此,本文选择工业发达地区太浦河流域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流域内36个土壤样点,对流域内土壤重金属进行了监测分析与风险评估;针对流域土壤的主要污染
学位
海洋厌氧氨氧化菌(MAB)是厌氧氨氧化细菌的特殊分支,具有耐高盐、耐低温等特点。因此,MAB在含海水污水和高盐废水脱氮处理方面有天然的生理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无机碳(IC)是厌氧氨氧化菌的唯一碳源,五价钒(V(V))与微生物体内某些重要的酶有关,本文先后研究了无机碳(IC)和五价钒(V(V))对MAB处理高盐富氮废水脱氮特性的影响,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采用厌氧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在众多的大气污染物中,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颗粒物)由于来源与化学成分复杂、直径小、表面积大、可以通过皮肤接触与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PM25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观测分析北京市PM2.5样品,并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QI)同步离线采集PM2.5样品,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实验藻种,通过pH、叶绿
目的  探求儿童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EBV-IM)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总结用药规律,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EBV-IM患儿病例,统计其中医证候及用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SPSS21.0软件,对中医证候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