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序批式生物反应器用于污水资源化处理的工艺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对污水进行处理是缓解水资源短缺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应用广泛的以活性污泥为主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在能源消耗、剩余污泥产生、资源回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而未来的水处理技术需要更加注重节能高效的去除和回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以提高水处理中的资源利用率。
  藻菌共生构成了天然水体的净化基础,微藻与菌群之间的气体交换作用、对营养物质的利用以及高附加值生物质的产出,使得藻菌共生体系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在 SBR 反应器中构建藻菌共生体系形成光合序批式生物反应器(PSBR),对反应器工艺参数影响和优化、运行机制以及藻菌共生体系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究,综合评价了该系统的工艺优势和应用潜力。
  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工艺参数的控制和优化对于PSBR反应器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运行周期、SRT、光照条件(强度、时间、光暗循环)、曝气强度等工艺参数对PSBR反应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本实验环境下光照条件和曝气强度是影响反应器运行状态和污水处理性能的关键工艺参数。反应器在高光照强度和低曝气强度下更容易积累微藻生物量,而过高的光照强度或曝气强度均不利于PSBR反应器对氮磷的去除,甚至会对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2) PSBR反应器对部分营养物质的去除具有显著的优势。本研究中PSBR反应器在0.2 L/min的曝气强度和92.27μmol·m-2 ·s-1的光照强度下对营养物质的去除效率高于对照的活性污泥反应器,特别是在氮的去除中,微藻可以通过光合产氧强化系统中的硝化反硝化脱氮作用。此外微藻产氧容易破坏系统的厌氧条件,对反应器的除磷作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3)PSBR反应器体现了低曝气需求进而节省曝气能耗的优势。由于微藻的光合产氧对系统溶解氧的补充作用,使得PSBR反应器可以在低曝气的条件下具有高效的营养物质去除性能,即微藻光合产氧可以替代部分曝气量,本研究中 PSBR 反应器中的微藻产氧速率(SOPR)最高达到6.63 fmol O2·cell?1·h?1,尽管低于理想状态的微藻产氧,但对系统的影响不可忽视;
  (4) PSBR 反应器对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具有优良的回收能力。微藻的投加使得反应器中藻菌混合污泥的含氮量和部分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同时混合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有利于微藻的收获,通过对这些生物质的回收利用意味着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得到回收;
  (5) PSBR反应器可以有效的减少剩余污泥的产出。由于微藻对菌群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中所有的PSBR反应器排泥中污泥的质量均低于对照活性污泥反应器,最高可降低污泥产率达10.56%;
  (6)控制微藻在PSBR反应器中的占比是反应器高效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微藻对反应器中的物种多样性和菌群丰度存在抑制作用,过高的微藻浓度对某些功能菌群的抑制作用突出,将不利于反应器的脱氮除磷,甚至会导致系统运行失衡,研究发现应当控制微藻浓度低于4.60 mg Chl/L。
  本研究从现有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出发,对光合序批式生物反应器(PSBR)在污水资源化处理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从工艺参数的设置与优化、营养物质去除和回收、运行节能、减少二次污染等角度对该工艺的运行机制及优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本研究的成果为未来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为藻菌共生体系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本文对金川铜镍矿区区域沉积建造、岩浆演化、成岩成矿构造背景、矿床成矿岩体规模、形态与产状、岩体侵入期次及侵入相、矿床成因与矿石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全面阐述;对Ⅱ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F17以西2#矿体赋存特征以及矿石类型、矿石主要金属矿物、硫同位素特征、成岩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含矿岩体自变质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对金川铜镍矿成矿模式、矿体赋存规律以及Ⅲ、Ⅰ、Ⅱ、Ⅳ四个矿区各勘探线剖面的岩体含矿性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关于铁路建设环境影响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崇礼铁路工程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全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造成的影响,构建了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以灰色系统理论和突变理论为基础,分别建立了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模型和突变级数法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新建祟礼铁路进行了绿色等级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绿色理念、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景观格局、社会经济、资源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大批车辆随之涌至空间有限的城市区域,由此引发诸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事故频发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智能交通作为解决交通问题的关键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将先进的RFID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以提高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水平成为目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交通智能化的前提是以准确而丰富的交通数据为基础,结合数据挖掘、交通工程学、通信技术等理论
随着我国铁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的高需求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迫切地需要对过去发生的铁路事故进行综合性学习和分析,将铁路事故数据中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因此对铁路事故数据集的分析将对铁路的事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铁路事故数据集的建立及挖掘分析方法,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关键致因,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铁路的安全水平提供借鉴。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我国铁路事故的特点,设计了铁路事故认知可靠性和失
全自动运行系统以其先进的技术优势,成为全球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的趋势,而其作为安全苛求系统,安全分析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分析工作需要不断迭代进行,随着系统复杂性和集成度的增加,安全分析的工作量也显著增加,使得安全分析往往滞后于设计,不能及时为系统设计提供建议。此外,传统安全分析主要依靠分析人员手工完成,不仅效率较低,还增加了犯错的概率。以自动化的方式完成安全分析,可满足复杂系统
学位
期刊
赣南地区冶炼生产废水中通常含有浓度很高的溶解性无机盐,这些废水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离子,如Ca2+、SO42-、Cl-、Na+等,废水中含盐量约≥3%-5%;还含有如NH4+-N的各种污染物质,NH4+-N的浓度约为60-80mg/L,COD浓度约为100-200 mg/L。投放耐盐菌种到污水处理器中用以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将会加强活性污泥的活性,可大幅度提高生物法处理盐度含量高的氨氮废水的效果
离子型稀土资源的开采导致了矿区及周边土壤的污染,严重威胁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农产品安全以及人体健康。生物炭因其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在生物质废弃物循环利用土壤肥力提升、污染土壤修复等领域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以市政污泥和农业废弃物稻壳作为原料,制备生物炭材料,用于离子型稀土矿区污染土壤的修复,通过土壤栽培实验,系统地研究生物炭的施入,对污染土壤的理化性质、稀土元素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本文以乐清市城南街道悬浦河(新世纪花园)污染源截污纳管工程为例,对工程进行了详细的总结,论文作者作为项目运营单位的负责人全程参与了该工程的前期调研、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工程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工作。给出了设计思路和部分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和说明,提出了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其经验对同类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阐述了截污纳管工程对悬浦河(新世纪花园)水质影响。部分主要水质指标表明,自
学位
碘代造影剂是2,4,6-三碘苯甲酸的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过程,具有高亲水性、高稳定性、难生物降解,是高毒碘代消毒副产物的潜在前体。由于污水处理厂传统生化工艺无法对其有效去除,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去除碘代造影剂的技术以降低其带来的环境风险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以钴活化过一硫酸盐(Co2+/PMS)和热活化过二硫酸盐(热/PDS)为研究体系,系统地研究了碘美普尔、碘海醇、碘普罗胺和泛影酸钠四种典型碘代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