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机械并发症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yuk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我国发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急性心肌梗死机械性并发症(MC)主要包括乳头肌破裂(PMR)、室间隔破裂伴室间隔缺损(VSD)和心脏游离壁破裂(FWR)。自再灌注普及以来,AMI后MC的发生率逐年下降但仍是临床较为罕见的危重症,既往文献对该中并发症的报道大多是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故仍需要更多的临床样本来提供存有预测价值的危险因素。目的:回顾收集了AMI后MC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入院后检查等指标,探讨MC患者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为预测并发MC提供数据样本。方法:研究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2020年12月被确诊为STEMI患者2337例,其中STEMI合并机械并发症患者共44例。分析收集到的44例患者临床特征,进一步按照1:5比例随机抽取同期单纯STEMI患者共1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机械并发症组和对照组之间一般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方式等指标差异,分析与MC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2337例,其中心肌梗死后MC患者44例,MC发病率约1.89%。44例MC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72.6±9.07岁,女性患者有19例(43.2%),平均BMI23.53±2.90,MC患者首次接触医疗时间(FMC)<12小时有20例,FMC<24小时有30例,其FMC中位数时间为14.0小时。心肌梗死后MC组年龄(72.6±9.1 VS 63.9±11.7)、女性占比(43.2%VS 16.6%)、入院时心率(95.4±22.7 VS 81.7±16.6)、入院时合并心源性休克占比(50.0%VS 6.1%)、白细胞总数(14.0±5.4 VS 11.±3.6)、中性粒细胞比例(83.2±5.5 VS 80.6±10.1)均高于对照组,而吸烟占比(52.3%VS72.4%)、前壁心梗占比(43.2%VS 60.8%)、入院时舒张压(70.7±17.8VS 75.±14.2)、总胆固醇(3.9±1.3 VS 4.4±1.0)均低于对照组。且MC组患者FMC时间[14.0(4.0,24.0)VS 5.0(3.0,9.0)]较对照组更长。MC组患者hc CRP>20占比(63.2%VS 15.5%)高于对照组,尿素氮[6.85(5.03,10.68)VS 5.90(4.80,7.30)]、肌酐[91.00(70.00,152.25)VS74.00(62.00,86.00)]、总胆红素[19.90(10.80,32.53)VS 10.30(7.82,14.6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4.50(41.25,108.50)VS 42.0(30.00,59.50)]、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39.00(77.00,510.0)VS 114.50(49.25,250.00)]秩均值均大于对照组,而甘油三醇[1.14(0.75,1.69)VS 1.32(1.01,1.89)]秩均值均小于对照组。MC组使用β受体阻断剂占比(40.9%VS 76.8%)、使用ACEI/ARB占比(16.3%VS 68.5%)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所有MC患者中有23例予以急诊冠脉造影(52.3%VS 98.3%),其中单只小血管病变的有4例(17.39%),前降至为罪犯血管的有11例(47.82%),回旋支罪犯血管有4例(17.39%),右冠支为病变血管有10例(43.48%)。因此按照hc CRP不同等级分为三组,通过卡方检验,三组hc CRP等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37,P<0.01)。hc CRP水平与两组间存在中等相关性(Cramer’s V=0.431,P<0.01)。两两比较发现,机械破裂组的患者中有9人hc CRP水平在10以内(23.7%),而对照组有124人hc CRP水平在10以内(68.5%),两组对比提示存在统计学差异。机械破裂组包括24人hc CRP大于20(63.2%),而相对应对照组只有28人(15.5%),具有统计学差异。且进行Post hoc testing检验后提示,对照组更倾向于低hc CRP水平,较少出现高hc CRP水平个体;而机械破裂组更倾向于高hc CRP水平,且少数个体表现为低hc CRP水平。对相关变量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OR=1.09,95%CI:1.05-1.13,P<0.01)、女性(OR=0.63,95%CI:0.13-0.53,P<0.01)、吸烟(OR=0.42,95%CI:0.21-0.82,P=0.01)、FMC(OR=1.05,95%CI:1.03-1.07,P<0.01)、心率(OR=1.04,95%CI:1.02-1.06,P<0.01)、入院时合并心源性休克(OR=15.46,95%CI:6.61-36.13,P<0.01)、hc CRP>20(OR=11.81,95%CI:4.95-28.16,P<0.01)、白细胞总数(OR=1.17,95%CI:1.08-1.27,P<0.01)、总胆固醇(OR=0.60,95%CI:0.41-0.89,P=0.012)、甘油三酯(OR=0.48,95%CI:0.25-0.92,P=0.026)、尿素氮(OR=1.228,95%CI:1.09-1.38,P<0.01)、尿酸(OR=1.00,95%CI:1.00-1.01,P=0.01)、肌酐(OR=1.01,95%CI:1.01-1.02,P<0.01)、总胆红素(OR=1.06,95%CI:1.03-1.10,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1,95%CI:1.00-1.02,P=0.0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0,95%CI:1.00-1.01,P<0.01)、β受体阻滞剂(OR=0.21,95%CI:0.11-0.42,P<0.01)、ACEI/ARB药物(OR=0.09,95%CI:0.04-0.21,P<0.01)与MC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高龄(OR=1.13,95%CI:1.05-1.22,P<0.01)、更长的FMC(OR=1.05,95%CI:1.00-1.01,P=0.02)、入院时合并心源性休克(OR=12.21,95%CI:1.72-86.75,P=0.01)、hc CRP>20mg/ml(OR=6.42,95%CI:1.52-27.07,P=0.01)是急性心肌梗死后MC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ACEI/ARB(OR=0.07,95%CI:0.02-0.34,P<0.01)是其保护因素。结论:高龄、更长的FMC、入院时合并心源性休克、hc CRP>20mg/ml是急性心肌梗死后MC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ACEI/ARB是MC患者的保护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严重程度与干眼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240眼),根据神经缺陷评分(neuropathy disability score,NDS)分为无DPN组40例、轻度DPN组40例、中重度DPN组40例。
学位
目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是远期死亡率的强有力预测指标。目前单支血管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的实际临床获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荟萃分析了单支血管CTO PCI与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预后,以明确单支血管CTO病变的最佳治疗方式。方法检索了截至2021年8月发表在Pub 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
学位
目的探讨使用DCE-MRI显示子宫内膜下强化带(SEE)的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共收集412例使用经验法或Care-bolus技术行盆腔DCE-MRI扫描的子宫疾病患者数据,两名放射科医师在双盲的情况下,独立判断SEE是否显示,计算SEE显示率,测量SEE和临近正常肌层信号值,获得SEE与肌层对比度,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扫描技术对SEE显示率和对比度的影响。采用X~2检验对显示率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
学位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微信平台建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患者救治速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建立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痛中心为核心,包括导管室医务人员、心内科/急诊科/血管外科/胸心外科医生、重庆市周边不具备PPCI的基层协作医院等参与的手机微信群,以2017年1月到2018年11月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PPCI的483例急性STEMI患
学位
目的:明确抑郁障碍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神经质人格特征;调查抑郁障碍青少年NSSI行为发生的情况;探索抑郁障碍青少年的负性生活事件、神经质人格与NSSI行为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符合DSM-5中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青少年284例为研究组,同一时期在重庆市区各社区及校园内招募健康青少年142例作为本研究的对
学位
缺血性中风的病理特征主要是是脑组织血流不足,导致大脑中细胞代谢和功能的紊乱。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缺血性中风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死亡和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然而,在目前存在的治疗方法中,无论是手术,药物或者康复治疗,由于狭窄的治疗时间窗和对病理机制缺乏认识,对中风生存下来的病人的治疗效果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们需要寻求更多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来帮助病人,使其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经颅直流电刺激
学位
目的比较佳能CT Vitrea工作站上三种不同减影后处理技术(Ortho减影、Carotid减影、Cow减影)对头颈CT血管成像(CTA)的减影效果并探讨各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将42例于我院行头颈CTA检查患者的扫描数据导入Vitrea工作站,分别采用Ortho减影、Carotid减影及Cow减影技术对图像进行减影处理,然后分别进行客观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对减影后的三组图像的颈内动脉C2
学位
背景: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近来已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随着右心室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的预后作用得到证实,一些研究也开始关注肿瘤患者化疗后右室功能的改变。该荟萃分析旨在客观地反映超声心动图对肿瘤患者化疗后右室心肌力学性能的评价。方法:在Embase、Pub Med和Cochrane等数据库中进行系统检索,对2021年8月11日之前发表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比较肿瘤幸存者治疗前后右室收缩功能的变化。右室心
学位
目的:葡萄膜炎通常被认为是威胁视力的眼部炎性疾病,是引起获得性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原因。它在正值工作年龄的中青年个体中更为普遍,具有消极的社会经济影响。当前葡萄膜炎的确切致病诱因尚未认识透彻,寻找新的潜在的疾病治疗靶点显得至关重要。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是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群体,并且在EAU进程中也是关键的效应细胞。最近的科研报道提示Galectin-3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先天免疫调节分子,它与神经炎性疾病息息
学位
目的:临床肺血栓栓塞症复发率有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复发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肺血栓栓塞症高危复发患者的早期识别及干预。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诊断为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复发性PTE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析两个组在基本特征、合并危险因素、自身基础疾病、实验室检验资料等方面的差异性。首先使用t检验或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