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给我国的审计事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对审计工作提出了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的要求。随后,中办、国办的各类文件指出要实行“审计全覆盖”,意味着加大政府审计力度是审计监督的迫切需要。2018年3月,国家机构改革成立了中央审计委员会,目的就是要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作用。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在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中就对审计工作提出了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的要求,这些举动无一例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审计力度的迫切要求和决心。那么,审计机关目前的审计力度现状如何?政府审计力度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审计力度与审计效果有何联系?审计机关在“审计全覆盖”进程中又该做出怎样的努力?上述问题急需得到解答。在文献综述部分,本文梳理了关于政府审计力度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效果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发现在现有文献中,关于政府审计力度的内涵并未形成共识,审计力度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未关注政治晋升潜力、地方经济水平以及审计人员数量对审计力度产生的作用。除此以外,学者们对审计力度对审计效果产生的影响存在不同的观点,因此也确定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探究。在关于政府审计力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依据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通过获取《中国审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资料,选择2009—2016年地方审计机关的相关数据构建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地方审计人员数量会显著提高审计力度;(2)地方政府首长政治晋升潜力、地方审计厅长政治晋升潜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审计力度负相关。在关于审计力度与审计效果的研究中,根据威慑理论与博弈论提出研究假设,选择2009—2016年地方审计机关的相关数据构建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政府审计力度通过震慑效应对于抑制当年度被审单位的违规程度产生了较好审计效果;(2)审计力度过预防路径对于下一年度的违规程度具有预防作用。因此,政府审计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大审计力度,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是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完善审计管理体制及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应亟需完善相应政策,从而保障政府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以审计全覆盖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