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的表达水平,研究IGF-1、IGF-1R、IGFBP-2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以及各指标与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等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从而为大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手术治疗后经病理证实为大肠癌组织标本50例,大肠腺瘤20例、大肠正常粘膜2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IGF-1mRNA、IGF-1RmRNA、IGFBP-2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1、IGF-1R、IGFBP-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大肠癌中的IGF-1mRNA、IGF-1RmRNA、IGFBP-2mRNA的表达和IGF-1、IGF-1R、IGFBP-2蛋白的表达1.1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大肠癌中IGF-1mRNA、IGF-1RmRNA、IGFBP-2mRNA的表达大肠癌组织中IGF-1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和正常粘膜组织(P<0.01),大肠腺瘤组织亦高于正常粘膜组织(P<0.01)。大肠癌组织中IGF-1R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和正常粘膜组织(P<0.01),大肠腺瘤组织亦高于正常粘膜组织(P<0.01)。大肠癌组织中IGFBP-2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和正常粘膜组织(P<0.01),大肠腺瘤组织亦高于正常粘膜组织(P<0.01)。1.2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大肠癌中IGF-1、IGF-1R、IGFBP-2的蛋白表达1.2.1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大肠癌中IGF-1的表达IGF-1在大肠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P<0.01)及大肠正常粘膜组(P<0.01),且腺瘤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正常粘膜组(P<0.01)。1.2.2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大肠癌中IGF-1R的表达IGF-1R在大肠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P<0.01)及正常粘膜组(P<0.01),且腺瘤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组(P<0.01)。1.2.3IGFBP-2在大肠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P<0.01)及正常粘膜组(P<0.01),且腺瘤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组(P<0.01)。2IGF-1、IGF-1R、IGFBP-2mRNA、IGF-1、IGF-1R、IGFBP-2蛋白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2.1IGF-1蛋白及mRNA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IGF-1蛋白表达及其mRNA表达量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一致。浸润超过肌层的大肠癌组织,IGF-1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明显高于浸润未超过肌层的组织(P<0.05,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P<0.01)。Duke’s分期C+D期组明显高于Duke’s分期A+B期组(P<0.01, P<0.01)。IGF-1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60岁,≥60岁)、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分组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P>0.05,P>0.05)。2.2IGF-1R蛋白及mRNA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IGF-1R蛋白表达及其mRNA表达量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一致。浸润超过肌层的大肠癌组织,IGF-1R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明显高于浸润未超过肌层的组织(P<0.05,P<0.05)。有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1,P<0.01)。Duke’s分期C+D期明显高于Duke’s分期A+B期(P<0.01, P<0.01)。IGF-1R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60岁,≥60岁)、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分组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P>0.05,P>0.05)。2.3IGFBP-2蛋白及mRNA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IGFBP-2蛋白表达及其mRNA表达量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一致。浸润超过肌层的大肠癌组织,IGFBP-2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明显高于浸润未超过肌层的组织(P<0.05,P<0.01)。有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1,P<0.01)。Duke’s分期C+D期明显高于Duke’s分期A+B期(P<0.01, P<0.01)。IGFBP-2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60岁,≥60岁)、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分组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P>0.05,P>0.05)。3大肠癌中IGF-1、IGF-1R与IGFBP-2的相互关系3.1IGF-1与IGF-1RIGF-1与IGF-1R有显著相关性(r=0.585,P<0.01)。3.2IGF-1与IGFBP-2IGF-1与IGFBP-2有显著相关性(r=0.629,P<0.01)。3.3IGF-1R与IGFBP-2IGF-1R与IGFBP-2有显著相关性(r=0.603,P<0.01)。结论:1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大肠癌中IGF-1、IGF-1R与IGFBP-2的表达水平逐渐增强,提示IGF-1、IGF-1R与IGFBP-2的高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IGF-1、IGF-1R与IGFBP-2可作为大肠癌发生的预测因素。2IGF-1、IGF-1R与IGFBP-2在不同大肠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分组中有显著差异。提示上述指标在大肠癌浸润生长及远处播散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并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转移及预后的预测因素。3IGF-1、IGF-1R与IGFBP-2在大肠癌的表达两两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性,说明上述指标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4通过某种途径抑制或阻断IGF-1、IGF-1R与IGFBP-2或者作用于其中某一因子的表达,可能也能降低其它因子的过度表达及大肠癌的侵袭能力,从而减少大肠癌转移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