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日常生活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稻谷在储藏过程中,品质会发生劣变,对企业和农民都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稻谷的储藏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对硅藻土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衍生材料,探讨了Ag/PDDA-Diatomite纳米复合材料对产黄青霉、白曲霉、雪腐镰刀菌和黄曲霉的抑菌能力与在稻谷储藏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主要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
1、通过逐层修正方法合成Ag/PDDA-Diatomite纳米复合材料,并作为抑菌剂用于抑制产黄青霉、白曲霉、雪腐镰刀菌和黄曲霉的生长。通过TEM、SEM、电位分析、EDX元素分析和XPS等技术表征了Ag/PDDA-Diatomite的理化性质,考察了纳米复合材料对四种真菌的抑菌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添加Ag/PDDA-Diatomite纳米复合材料的浓度为21.25mg/g时,相比于雪腐镰刀菌,对产黄青霉、白曲霉和黄曲霉的抑制效果更明显;当浓度达到42.5mg/g时,四种真菌的大部分孢子失去活性,达到杀菌的效果。
2、研究了稻谷储藏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纳米复合材料对储藏真菌及感官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添加Ag/PDDA-Diatomite纳米复合材料的两组稻谷表面的霉菌数量明显下降;当添加浓度为21.25mg/g时稻谷表面的产黄青霉和雪腐镰刀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但并未失去活性,而浓度达到42.5mg/g时稻谷表面的产黄青霉停止繁殖,雪腐镰刀菌仍具有活性。储藏过程中稻谷的不完善粒率和碎米率呈上升趋势,整精米率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垩白度的变化幅度不太稳定,但添加纳米复合材料组的稻谷的不完善粒率和碎米率降低,整精米率升高。
3、研究了稻谷储藏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纳米复合材料对稻谷品质的影响并探究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稻谷的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均在7%-8%;直链淀粉含量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上升,但均略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精米粉中Ag+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均<0.02%,米糠中Ag+的含量出现显著的上升趋势;稻谷的糊化特性也发生变化,稻谷的峰值黏度、回生值和消减值呈上升趋势,崩解值下降,但添加纳米复合材料的稻谷的糊化特征值变化速度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的稻谷,表明Ag/PDDA-Diatomite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稻谷品质劣变的速度。
1、通过逐层修正方法合成Ag/PDDA-Diatomite纳米复合材料,并作为抑菌剂用于抑制产黄青霉、白曲霉、雪腐镰刀菌和黄曲霉的生长。通过TEM、SEM、电位分析、EDX元素分析和XPS等技术表征了Ag/PDDA-Diatomite的理化性质,考察了纳米复合材料对四种真菌的抑菌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添加Ag/PDDA-Diatomite纳米复合材料的浓度为21.25mg/g时,相比于雪腐镰刀菌,对产黄青霉、白曲霉和黄曲霉的抑制效果更明显;当浓度达到42.5mg/g时,四种真菌的大部分孢子失去活性,达到杀菌的效果。
2、研究了稻谷储藏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纳米复合材料对储藏真菌及感官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添加Ag/PDDA-Diatomite纳米复合材料的两组稻谷表面的霉菌数量明显下降;当添加浓度为21.25mg/g时稻谷表面的产黄青霉和雪腐镰刀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但并未失去活性,而浓度达到42.5mg/g时稻谷表面的产黄青霉停止繁殖,雪腐镰刀菌仍具有活性。储藏过程中稻谷的不完善粒率和碎米率呈上升趋势,整精米率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垩白度的变化幅度不太稳定,但添加纳米复合材料组的稻谷的不完善粒率和碎米率降低,整精米率升高。
3、研究了稻谷储藏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纳米复合材料对稻谷品质的影响并探究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稻谷的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均在7%-8%;直链淀粉含量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上升,但均略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精米粉中Ag+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均<0.02%,米糠中Ag+的含量出现显著的上升趋势;稻谷的糊化特性也发生变化,稻谷的峰值黏度、回生值和消减值呈上升趋势,崩解值下降,但添加纳米复合材料的稻谷的糊化特征值变化速度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的稻谷,表明Ag/PDDA-Diatomite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稻谷品质劣变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