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拟谷盗3个表皮相关基因介导磷化氢抗性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y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储粮害虫。磷化氢(PH3)因其具有杀虫效果好、渗透力强、残留毒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储藏物害虫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熏蒸剂。但是由于长期单一使用PH3,导致赤拟谷盗PH3抗性日益严重,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昆虫表皮是防止外源物进入虫体的第一道屏障,其在昆虫抗药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探明表皮在害虫PH3抗性产生中的作用,本论文以赤拟谷盗为研究对象,以前期转录组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RT-qPCR、RNAi等技术方法,解析3个表皮相关基因CP14.6(cuticle protein 14.6)、LCPA3A(larval cuticle protein A3A)和Yellow-h在赤拟谷盗PH3抗性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如下:
  (1)赤拟谷盗3个表皮相关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对赤拟谷盗CP14.6、LCPA3A和Yellow-h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3个基因开放阅读框分别为504、594和840bp,分别编码167、197和279个氨基酸。CP14.6和LCPA3A均含有信号肽和保守几丁质结合域ChtBD4,Yellow-h则含有长度约为259个氨基酸的MRJP保守结构域。进一步进化树分析显示CP14.6和LCPA3A均属于表皮蛋白CPR家族RR2亚族,Yellow-h与黑腹果蝇DmYellow-h聚为一支。
  (2)赤拟谷盗3个表皮相关基因的发育和组织表达模式
  利用定量qPCR技术检测CP14.6、LCPA3A和Yellow-h在赤拟谷盗不同发育时期和组织部位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P14.6在赤拟谷盗幼虫期表达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预蛹期表达量最高且与其他时期表达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P14.6在赤拟谷盗头部表皮组织和翅中具有较高表达量,而在内部器官如脂肪体、肠道、马氏管中的表达量较低。LCPA3A主要在预蛹期大量表达,其表达量是幼虫期平均水平的11.67倍,且与其他发育时期表达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蛹期和成虫阶段表达量较少;LCPA3A主要在头部表皮组织表达,且与其它组织部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Yellow-h主要在成熟成虫期大量表达,与其他发育时期表达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幼虫期和蛹期表达量相对较低;Yellow-h主要在翅中高表达,与其他组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胸、腹、足中表达量较低。
  (3)赤拟谷盗3个表皮相关基因在不同抗性种群及PH3胁迫后的表达模式
  研究3个表皮相关基因在不同种群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P14.6和Yellow-h在抗性种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敏感种群(P<0.05),二者表达量均随抗性水平增加呈上调趋势,且CP14.6和Yellow-h在抗性种群(SZ)表达量分别是敏感种群(XK)的4.92和13.85倍;LCPA3A在不同种群中的表达量随抗性水平增加呈下调趋势,在敏感种群XK中的表达量是抗性种群SZ的15.15倍。研究经PH3胁迫后3个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赤拟谷盗经PH3胁迫不同时间后,CP14.6和Yellow-h在敏感种群中的表达量分别平均下降约0.51和9.6倍;而在抗性种群中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即在6h时出现峰值,表达量分别是是0h的2.26和3.95倍。而LCPA3A在敏感种群中的表达量具有波动性,无明显规律;在抗性种群中表达量不断上升,处理20h时后的表达量是0h的97.91倍。
  (4)基因沉默对赤拟谷盗磷化氢敏感性的影响
  对赤拟谷盗分别注射CP14.6、LCPA3A和Yellow-h基因的dsRNA,降低相应基因在昆虫体内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P14.6、LCPA3A和Yellow-h基因在赤拟谷盗敏感和抗性种群中均被有效沉默,其沉默效率范围为60.2%~80.7%。进一步赤拟谷盗磷化氢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分别沉默CP14.6和Yellow-h,试虫对PH3敏感性增强,敏感和抗性种群试虫死亡率相比未处理组分别上升28.89%、25.55%和41.11%、32.22%;而LCPA3A沉默后,试虫对PH3敏感性减弱,赤拟谷盗敏感和抗性种群试虫死亡率相比未处理组分别下降12.22%和6.67%。
  结果表明,表皮相关基因CP14.6、LCPA3A和Yellow-h均与赤拟谷盗磷化氢抗性形成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当今化学工业的发展重点已从通用型产品规模化生产的效能提升,逐渐转变到高性能专用产品高效、绿色制造技术的开发。聚合物材料的性能为高分子链结构所决定,其根本是组成聚合物链的单体序列结构。因而精确控制单体单元在聚合物链中的连接顺序是定制聚合物链结构的关键。为此,本文将半连续聚合方式与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
高性能数值计算是先进飞行器结构轻量化设计的重要基础。所谓高性能,即实现精度与效率的综合平衡。本文将等几何分析与边界元法有机结合,建立了求解三维弹性问题的等几何边界元法,实现了设计模型和计算模型的统一,保证了几何信息完整性,消除了网格划分过程,有效提高了计算模型几何精度。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等几何边界元法计算效率问题,着重研究了等几何边界元快速计算方法,提高了等几何边界元法的实用性。
  针对结构设计过程中演化状态计算效率问题,提出了降阶等几何边界元计算方法。基于本征正交分解,建立了先验降阶策略,实现
气膜冷却是先进燃气轮机涡轮叶片中经常应用的外部冷却方法,冷却结构设计中通常在叶片前缘、吸力面及压力面等位置布置多排气膜孔。为了衡量多排气膜的冷却效果,工程应用中可以利用已知的单排气膜冷却效率数据并采用叠加预测方法来进行估算。但受到实际工况的限制,叠加预测结果精确度不高、偏差较大。因此,了解气膜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得到多排气膜冷却效率叠加预测准确性规律,有利于提供准确的涡轮叶片热边界条件,对涡轮叶片的热分析及冷却结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重点研究了双排离散气膜孔后射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针对影响冷
本文以斜爆震发动机在高超声速推进领域的应用为背景,主要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超声速气流中的斜爆震波的流场结构和驻定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是对湍流状态下以及边界层影响下的斜爆震流场结构和驻定特性进行了探索。
  分析了无粘条件下斜爆震波的两种过渡区结构的形成机理并建立定量判别指标。提出斜爆震波后和诱导斜激波后区域的状态差异是不同过渡区结构形成的直接原因。当两个区域状态差异较大时,状态匹配需要有激波才能实现,从而形成突跃型过渡区结构;而当状态差异较小时,则仅需弱压缩波即可完成状态
内陆河连接陆地生物圈、岩石圈以及大气圈三大碳库,其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河及其流域作为研究区,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沼泽、沙地、养殖区、草地、水库、景观湖和工厂)划分布设18个样点,在2018年4月、6月、8月、10月和2019年4月、6月进行野外采样,分析环境因子、碳分压(pCO2、pCH4)、碳通量(FCO2、FCH4)以及碳输移的时空变化特征,开展环境因子与碳逸出、碳浓度的相关性分析,阐明环境因子对碳逸出与碳输移的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如下:
  1.
中国是草原资源大国。草原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是增加牧民收入、促进牧区繁荣和边疆稳定的历史使命和长远需要。当前草原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产能力不协调,草原退化面积迅速扩大,严重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牧区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草畜平衡,扭转草原退化的被动局面,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通过呼伦贝尔草原牧业四旗17年间(2000~2016年)3~10月草地生产力和草原面积数据,计算牧业四旗草地产草量,分析牧业四
厌氧氨氧化工艺作为一种高效低耗的自养脱氮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该过程中生成一定量的硝酸氮,使得出水不能达标排放。生活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及磷元素,本论文基于反硝化除磷结合厌氧氨氧化工艺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碳、氮、磷同时脱除,为开发节能降耗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提供技术基础。论文主要开展低基质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运行参数优化;反硝化聚磷菌、短程硝化菌富集培养及工艺操作条件优化;反硝化聚磷/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Partial Nitrif
温度是影响粮食储藏时间长短和品质好坏的重要因素,高大平房仓仓顶隔热较差、浅圆仓仓体墙壁传热快,夏季粮堆表层升温较快,长时间处于“热皮冷心”的状态,不利于粮食储备。解决粮堆“热皮冷心”现象,对提高粮食的耐储性、保证粮食储存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利用粮堆自身冷能循环的优势,近年来开始在粮库中推广使用,该技术对长期储藏的粮食既可起到控温控湿、均温均湿、减少能耗的作用,又可抑制储粮有害生物孳生、减少化学药剂使用、改善工作环境和降低储粮损失损耗等,为绿色储粮提供了新方法,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内环流
真菌毒素是指由产毒真菌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一系列次级代谢产物。因其毒性作用较大,被人类和动物食用后易导致疾病的产生,而当多种真菌毒素同时存在时造成的危害更大。因此,各国及组织都相继制定了关于真菌毒素在谷物中的限量要求,因而针对不同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应运而生。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仪器检测方法中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免疫学检测方法中的胶体金试纸条(ICA)。然而对于多组分同步检测,LC-MS/MS方法前处理复杂;ICA方法则主要针对单一毒素的定性检测,难以满足对多种真菌毒素的定量
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储备粮的主要粮种。我国稻谷主要储藏在国家粮库中,在其储藏期间,霉变是造成储粮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稻谷储藏过程中,当储藏条件适合真菌生长时,这些真菌就会分解和利用稻谷中的营养组分、破坏其质构,使其品质发生劣变,若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就会导致粮堆稻谷发热霉变。目前,相关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如何进行稻谷安全储藏。国内外关于储粮真菌研究的报道较多,但关于稻谷实仓大粮堆储藏和储粮真菌生长预测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对实仓大粮堆储藏稻谷优势真菌的多样性、分布、演替规律及其储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