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海棠”造成河南大暴雨过程的机理研究及数值模拟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adonaargen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采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郑州714CD雷达资料和1°×1°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对2005年7月20~23日台风“海棠”影响河南所造成的暴雨过程进行初步诊断分析。发现副热带高压西南侧与台风低压外围之间的东南风急流、台风低压倒槽以及冷空气的共同作用是这场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附近强降水回波的持续影响造成大暴雨;较强的东南暖湿气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作用”是降水加强的动力条件。等熵位涡分析揭示了此次台风暴雨产生的机制:台风呈现为高位涡结构,其东北部的东南急流南侧能够产生强降雨,而台风到达较高纬度后,若有高位涡冷空气入侵,则降水强度明显加大;同时,高空西风急流的南移有利于高位涡的向南输送,对于暴雨的增幅具有促进作用。对湿Q矢量的诊断研究表明,900hPa湿Q矢量散度≤-20×10<-15>hPa<-1>·s<-3>的辐合区对未来暴雨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低层强辐合中层强辐散区未来的降水强度将明显减弱,长时间维持对流稳定层结将推迟强降水的开始时间。 利用MM5V3.6中尺度非静力模式对2005年7月22日的大暴雨天气进行24小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式能够很好地模拟中尺度系统的整个发展过程,对降水的模拟与实况接近;强降水发生前大暴雨区上空深厚湿层和不稳定层结已经形成;在高低层同时出现的正负涡度柱、散度柱耦合结构及其互耦配置和剧烈的上升运动,导致不稳定能量快速释放,产生大暴雨。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1958~2000年共43年的NEC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的全球逐日的大气显热源资料,及我国160站1958~2000年的逐月降水资料,应用带通滤波、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奇异值分解、小波分
本文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夏季的欧亚大陆地面温度、北半球500hPa高度、热带印度洋SST以及北太平洋SST的月平均资料作为预报因子场,北京气象中心提供的中国160站冬季月平
副热带涡旋具有多尺度和多种类的特点,其气候动力学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为对副热带涡旋气候动力学有较全面的了解,本论文从气候学特征、自组织现象观测诊断和自
本文利用我国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GRAPES,分别使用T213 L31及NCEP fnl 6小时间隔的资料作为初始场和边界条件进行了个例试验,探讨了GRAPES模式的数值预报产品对不同初始场的敏感
本文采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日平均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0~2004年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低温现象的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 (1)我国南方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微处理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测量仪表中,从而诞生了智能化的数字多用表。这类新型的数字多用表不仅功能、性能、结构等发生了重要变化,而且校
随着经济发展,淡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己严重影响着我国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工增雨是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一种有效新途径。利用1978-1990年间宁夏地
在亚洲中纬度存在一条干旱半干旱带,属于内陆干旱区,本文称为中东亚干旱半干旱区,是连接赤道和中高纬地区的过渡地带,也是西风带气候和季风气候的相互作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响
近年来,气候变暖为全球主要气候变化趋势,气候变化存在很多风险,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将侵蚀海岸甚至入侵沿海城市。气候变化也会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
从1997年开始,中国科协、国家经贸委联合组织了全国性的“千厂千会协作行动”,发动各级科协所属学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结对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内蒙古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