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广泛深入,村级公路规划与建设已经开始全面实施,道路运输与公路建设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渐渐凸现,农村居民要求改善乘车环境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但是,乡镇汽车客运站的建设是当前农村客运发展面临的一项新课题。农村客运站场是以乡镇间公路短途客运为主,兼顾县城与县城之间联系,为农村地区旅客集散、停放车辆提供服务的场所,是公路客运站体系的重要补充。客运站的主要任务是安全、迅速、有秩序地组织旅客乘车、下车,便利旅客办理一切旅行手续,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候车条件。本论文在分析黑龙江省农村旅客运输发展、农村客运站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农村道路旅客运输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了农村客运站发展趋势,提出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农村客运站需求预测方法,首先对黑龙江省未来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口进行了预测,然后对全省和农村未来年客运量进行了预测,最后对未来年全省乡镇客运发展需求进行了预测,确定农村客运适站量。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建设标准、功能和管理模式研究两个部分。(1)建设标准、功能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农村客运站建设基本情况的分析,未来年农村客运发展预测,农村客运站建设标准、功能研究,规划期内全省农村客运站点的布局方案确定。(2)农村客运站点布局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为规划期内全省农村客运站点的布局方案确定。(3)管理模式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农村客运的特点分析、现有管理模式分析,存在问题分析、政策建议和管理模式选择等。据此,参照国家汽车客运站建设标准,结合黑龙江省具体特点,研究了黑龙江省农村客运站建设标准及功能,并编制了《黑龙江省农村客运站建设标准(试行)》;结合黑龙江省农村客运站发展目标和该标准,根据农村客运站数量多、分布广、差异大的特点,对2011-2025年黑龙江省农村客运站进行了布局规划,提出了黑龙江省农村客运站布局原则与方案;通过对农村客运的特点、现有客运站管理模式等情况的分析,将黑龙江省乡镇划分为缺乏经济发展潜力或自然地理条件恶劣的乡镇、人口少但居住较为集中的村落等11种类型,并分别给出了适合各自特点的农村客运站管理模式。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农村客运站的建设规划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