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北边形势研究 ——以汉匈关系为中心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时期的北边政治军事形势,是随着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在不同阶段中,汉匈双方因不同的内部、外部环境而不断改变战略,从而对西汉北边形势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汉匈关系的互动过程为线索,对西汉北边形势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作进一步的探讨。西汉王朝建立之初,中原经历秦末战乱,急需休养生息。北部匈奴趁势崛起,不断兼并四周部落,实力强盛,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呈现出北强南弱的局面。经历平城之围的惨败,迫使刘邦不得不采用和亲政策以缓和国家北部紧张局势,然而双方仍处于“和而不安”的状态。文景时期,匈奴多次侵扰汉王朝北部边郡。围绕匈奴问题,贾谊、晁错积极上书建言献策,文帝、景帝也开始积极备战。至武帝时,国力强盛且无内忧,解决匈奴对王朝北部的威胁成为朝廷的头等大事,经过卫青、霍去病对匈奴的军事打击,匈奴势力退出漠南,标志着这一目标基本实现。但是,南北两个文明之间关于战后双方政治关系的确立方面并没有达成新的共识,导致汉匈双方长年处于备战和作战状态。长时间的战争状态严重消耗了两国国力,国家的主要矛盾也逐渐由外患转为内忧。武帝末年的“巫蛊之祸”与“贰师败北”事件,对西汉王朝与武帝个人都产生重要影响。西汉王朝对于匈奴的军事战略开始由“攻”转“守”。通过对居延汉简的分析,表明这一时期汉王朝对居延地区防卫不断加强。匈奴内部则因单于之位的争夺,发生内乱,势力进一步衰弱。昭宣时期的汉匈关系与北边形势,随着双方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了不同于西汉初期与武帝时期的新阶段。呼韩邪单于因政治斗争失败,决定自降身份南下臣汉,汉宣帝给予了呼韩邪充分的尊重和慷慨援助,北方的游牧文明与南方的农耕文明之间开始以一种双方都乐于接受的方式和平共存。但是,呼韩邪单于通过“臣汉”与皇帝达成的友好协定,起初并不被匈奴部众所接受,汉匈之间的友好局面存在很大的变数,经过近二十年的磨合,友好相处成为汉匈两国上下的共识,汉朝北部的形势从利用有利地形全面防御的状态,转为安全稳定的局面。这种新的汉匈关系,使朝廷对北部的边防形势过于乐观,进而一步步减少边境的防御力量,甚至在汉朝内部曾一度出现将北部的防御安全彻底交由匈奴负责的论调。汉朝边防力量的减弱,成为哀、平时期匈奴敢于在边境制造摩擦的重要因素,而这又是导致汉朝北部局势再度紧张的原因之一。新莽代汉,与匈奴的关系破裂,北部形势严峻。学者多认为“改玺为章”是使得双方关系发生破裂的主要原因。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匈奴在西汉后期不断与汉朝争夺西域,王莽执政时期就与匈奴就西域问题展开博弈。匈奴反叛的背后是对西域的争夺。
其他文献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组织有其使命与责任,如何定位和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是时代命题,在众多社会组织中,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组织是在中国大陆各地投资、生活的台商企业及台湾同胞自愿、自发、自主形成的以维护成员利益为目标的社会组织,自1990年第一家地方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北京台商协会诞生以来,各地台商投资企业协会陆续成立,台商投资企业协会随着在内地投资生活的台商数量增多而不
什叶派在印度次大陆有着悠久的历史。7世纪,什叶派伊斯兰教因穆斯林避难、行商、战争等原因传播到了印度次大陆西北部。自德干地区的什叶派王国兴起后,什叶派政治影响扩大。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什叶派和逊尼派冲突表面化。19世纪后期以来,大多数什叶派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推动了穆斯林的政治觉醒。20世纪初期,全印度什叶派会议和穆斯林联盟合作,为建立独立国家而努力。1937年以来,随着穆盟力量的增强,真纳开始偏向
如果一个图中含有Hamilton圈,即经过图中所有顶点的圈,那么这个图被称为是Hamilton的.本论文研究了图的Hamilton性的一类充分条件——重子图条件,推广了 Bedrossian和Faudree等人关于图的Hamilton性的禁止子图条件的结论.本论文的研究基于如下的问题:我们已知在图中禁止了某些子图结构时,能够保证所给的图是Hamilton的.如果我们允许这些子图结构存在,那么在这种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复杂动力学特性及其相关问题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碰撞振动系统和实幂率隔振系统作为两类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它们非线性结构特殊,动力学行为复杂,逐渐成为当前非线性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重点分析了随机外激励和参激作用下刚性碰撞振动系统的随机响应,并且考虑了时滞反馈控制下弹性碰撞系统和具有实幂率非线性振动隔振系统的复杂动力学特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提升科研效率、推进技术创新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前提。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使高校教师之间的科研合作频率明显上涨。然而,科研合作依旧受到诸多阻碍,特别是科研合作质量并未得到同比例的提升。作为高校创新主体,教师之间科研合作关系着学科发展、教师成长与社会进步,促进教师科研合作在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围绕我国大学教师科研合作,本文明确了科研合作、机会主义、利己主义的内涵,
专业文献阅读是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相关研究表明当前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对文献阅读满意度评价一般,为数不多的既有研究主要是采纳单一的实证方法对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文献阅读行为进行探讨,尚未有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阅读行为进行系统分析,因此获得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文献阅读行为的基本特点与规律,有效提升阅读效果便成为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问题。研究选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40
谎言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而准确、及时地识别出谎言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大量研究一致发现,人们在谎言识别中的正确率仅略微高于随机水平。但以往研究大多是在意识层面进行的,而有意识思维在谎言识别中存在三方面的局限性:加工能力有限、不善于权衡信息的客观重要程度和容易受到自上而下加工方式的影响。无意识思维理论(UTT)认为,无意识思维可以弥补有意识思维的这些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基于UTT理论,探
江南的广福李王信仰本来是宋代土著群体将长兴的少年巫者神化之后,形成的地方民间信仰。随着时间的变化,广福李王信仰的内容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建炎南渡后,江南土著主动将广福李王信仰神话与宋皇室南渡神话相联结,并赋予了其更多的护国灵异故事。因为其中所展现出的“忠”的思想,使得广福李王信仰得到了宋王朝的承认与封赠。广福李王信仰因与南宋霅川之变产生关系,所以传播中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发达的湖州,同时,借着湖州得天独
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地方高等教育的“领头羊”,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职能,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新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地方高水平大学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人才培养路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地方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大多存在路径依赖,仍按传统理念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因此,探索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培养具有探究
《雌性男人》是女性主义科幻小说家乔安娜·拉斯的代表作,小说通过讲述四个来自不同时空的女性的相遇经历,构建了交织的多时空背景,使原本的性别概念和女性气质受到挑战。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研究者们大多从传统乌托邦视角和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作品,此外,鲜少在多时空背景下研究小说中的性别身份话题,不能全面地体现小说中的当代女性主义思想。论文选取《雌性男人》为研究文本,立足露西·萨基森的女性主义乌托邦理论,力求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