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3A和USP7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涎腺腺样囊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寻涎腺腺样囊性癌中UBE3A,USP7及p53的表达情况和可能的作用及意义;同时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UBE3A,USP7及p53蛋白之间表达的相关性,为泛素化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方法:1.利用SP法、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UBE3A、USP7、p53在20例SACC中基因和蛋白层面的表达量,并以癌旁正常组织为阴性对照,分析其表达程度与SACC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是否具有一致性。2.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UBE3A、USP7和p53在SACC细胞株中基因和蛋白层面的表达量。  结果:1.泛素连接酶UBE3A和去泛素化酶USP7在SACC组织中有表达,且在基因及蛋白层面表达量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UPS在SACC癌组织中处于活跃状态;UBE3A、USP7与p53表达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提示在SACC中UPS可能与p53交叉产生效应。  2.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证实UBE3A表达、USP7表达是SACC患者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3.与组织学研究结果相似,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到USP7和UBE3A在ACC-M(肺高转移细胞株)和ACC-2(肺低转移细胞株)中均有表达,但二者测定值在两株细胞株中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1.UBE3A、USP7、p53在SACC组织及细胞株中均表达。  2.UPS在肿瘤组织中处于活跃状态。  3.UBE3A和USP7可能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内关键的抑癌基因p53在SACC的表达,从而达到抗/促进肿瘤生长的目的。  4.UPS在ACC高/低转移细胞株中的表达无差异,UPS可能通过另外的信号通路交叉作用于肿瘤的粘附及转移,由此需要后续实验验证UPS与该类肿瘤的粘附、转移之间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从健康犬的骨髓血中分离出内皮祖细胞,进行鉴定,扩增培养,为课题组其他实验提供实验材料,复制犬下颌骨非血管化输送盘牵张成骨动物模型,设计制作犬下颌骨损伤模型,通过内
目的:研究发现,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ve protein products, AOPP),一种新型蛋白质类氧化应激产物,在老年人以及与老化相关疾病患者血液中的含量明显上升。然而尚
研究目的:基于对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在牙本质生物矿化过程中的重要调控作用以及非经典矿化相关理论的认识,本研究分别以磷酸改性的聚酰胺-胺树枝状
上气道是一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膜管腔结构,是人体颅颌面重要的生理结构,其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呼吸、发生和吞咽三方面。上气道在解剖形态上分为鼻咽、腭咽、舌咽和喉咽,其中腭咽和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粮食"三量齐增"、农产品价格倒挂、产业结构失衡、城乡二元结构拉大等一系列问题,农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现象日益显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全要
目的:研究注射外源性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 CNTF)前后咬合创伤大鼠咬肌组织中CNT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α受体(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 receptor
背景:牙列拥挤患者的正畸诊疗核心思路在于合理的开辟、分配间隙使牙量骨量趋于协调,临床上对于一些尚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低龄患者,如其自身颌骨骨量不足且面型欠丰满,采用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