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分布规律,了解温度裂缝的开裂机理,有必要对结构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但在实际工程的分析中,一般是按素混凝土材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分布规律,了解温度裂缝的开裂机理,有必要对结构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但在实际工程的分析中,一般是按素混凝土材料进行计算,此种方法虽然可以简化计算模型,减小计算量,但由于没考虑钢筋在其中的作用,导致计算结果与工程的实际情况产生偏差。 本文详细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具体介绍了ANSYS软件中仿真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问题的基本原理和过程。结合南京秦淮河整治工程的重点项目——三叉河口闸墩工程,用ANSYS软件,对该钢筋混凝土闸墩进行了施工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计算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水泥水化热、表面的保温措施、外界气温的变化、水管冷却和分批浇筑等,并运用ANSYS用户可编程特性(UPFs)模拟了混凝土弹模随龄期的变化。通过比较六种施工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方案优化,为业主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三叉河口闸墩内部配置了适量的温度构造钢筋,起到了很好的防裂作用。钢筋的加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导热性能,减小混凝土的比热。针对混凝土材料这两种热性能的改变,本文通过ANSYS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在早期水化热作用下,钢筋对结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影响情况,证明了配置温度钢筋对削减早期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具有积极作用。 钢筋的配置在改变混凝土热学性能的同时也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本文进一步从配筋后混凝土力学性能被改变的角度,对温度构造钢筋的抗裂、限裂机理作了具体的计算和分析,并对大体积钢筋混凝土裂缝控制的配筋原则进行了总结。 以上分析表明,配置钢筋对早期混凝土结构的阻裂作用明显,在研究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温控问题时,有必要考虑钢筋在其中的有利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精确分析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施工期的温控防裂问题提供了有效参考。
其他文献
高性能混凝土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它以其高工作性及高耐久性等特点逐渐成为建筑领域近乎不可替代的产品。随着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大跨和超大跨
井下地脉动测试是一种新型的原位测试方法,利用该方法可直接测量深部土层的地脉动,取得深部土层的动力特性参数。传统的地表地脉动测试记录仅能反映地表下十几米范围内土层的
钢结构作为绿色、节能、环保建筑的代表,具有施工污染环境少、能耗低、材料回收利用率高、抗震性能好等综合优势,在当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中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在钢结
地震滑坡是山区地震常见的地震灾害现象,滑坡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规律是研究边坡地震稳定性的首要问题,了解边坡的地震响应规律目的是明晰在地震波作用下坡体的响应分布情况。边坡的地形效应,地质效应和震源效应是影响边坡动力响应的三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数值模拟为技术手段,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地震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1)地形效应:通过建立不同坡高、坡角
约束屈曲支撑(Buckling-Restrained-Brace)是一种消能减震支撑体系,内核钢支撑在拉力和压力作用下可以达到充分屈服,具有很好的延性,滞回曲线稳定饱满,而低屈服点BRBs在小位移水
多次地震震害调查表明,建筑物倒塌破坏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根源,碰撞是强震中建筑物倒塌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结构碰撞研究成为抗震工程的重要课题之一。要防止结
地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地面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是抗震设防的必要条件,“破坏机制”和“层间位移”是控制结
过渡段地基的差异沉降会导致路面沿横向产生裂缝或者“跳车”,用土工格栅处理差异沉降施工简便、效果明显、费用也较低,具有良好的性价比。本文采用原位试验、室内试验、室内模
城市地铁工程的修建基本上是在人口以及建筑密集的市区中进行的,地铁施工必定会引起地表沉降,对地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以及给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致使产生不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公路建设和城市道路建设步入了史无前例的黄金时代,在道路建设中,由于路面结构的造价占道路总投资相当重的比例,同时路面结构不仅承受车载的作用,同时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