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油气混输泵性能的数值分析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w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油气混输的核心设备,研究开发含气率适应范围大,可靠性高,性能良好的油气混输泵已成为现在研究的趋势。本文在本课题组自主研发设计的YQH-100型油气混输泵的基础上,用混流式叶轮替换轴流式油气混输泵末级叶轮形成一种混合式油气混输泵,以此探讨混流式叶轮对YQH-100型油气混输泵扬程和效率的影响以及比较此种方法的优劣。根据设计参数进行水力设计,设计出叶轮外径分别为212mm,222mm和232mm的三个混流式叶轮方案,并设计出相应的空间导叶和螺旋形压出室与其匹配。以最终得到的混合式油气混输泵为研究对象,对该泵求解域进行整机三维建模,并采用Mixture模型,选用标准k-ε湍流模型,速度压力耦合计算采用SIMPLEC算法对该泵进行全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探讨混合式油气混输泵的性能变化。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体积含气率为0,10%,30%,50%,70%时,对三种方案下的混合式油气混输泵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发现,从方案一到方案三随着末级混流式叶轮外径的依次增大,混合式油气混输泵的扬程和效率都得到明显的提高。对比三个方案发现,随着含气率的升高,方案一混合式油气混输泵的扬程和效率下降幅度较小;方案二混合式油气混输泵的扬程在含气率为0.3时下降较大,而且效率的减小也很明显;方案三混合式油气混输泵的扬程和效率的下降幅度最大,扬程下降的最大差值为5%,效率下降的最大差值为3.6%。(2)对三个方案流道内部的气相、压力、湍动能分布进行分析发现,混合式油气混输泵末级混流式叶轮叶片工作面和背面的压力分布都是从叶片的进口边到出口边不断增大,压力梯度明显,并且随着含气率的升高,叶片工作面和背面的压力梯度都减小。在不同的含气率下,混合式油气混输泵末级混流式叶轮内的气相分布基本上较均匀,但含气率为70%时,在混流式叶轮的出口处容易出现气液分离的现象。混合式油气混输泵末级混流式叶轮内湍动能的分布不随含气率的增大而发生变化,都是在叶片的进口边出现最大湍动能,但随着混流式叶轮外径的增大,湍动能的分布趋于不均匀。(3)以混流式叶轮直径为212mm的混合式油气混输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混合式油气混输泵与原型泵二级轴流式叶轮内部流动特性,发现混合式油气混输泵叶轮内部的流动更加通畅,叶片表面的流速分布更加均匀。在高含气率时原型泵叶轮叶片背面出现明显的漩涡,而混合式油气混输泵叶轮叶片背面并无回流现象。(4)为研究混流式叶轮内部流动情况,分析混流式叶轮流道中间流面上的流速分布得出,在同一流量下,随着含气率升高,混流式叶轮中间流面上出现的漩涡不断增多。在同一含气率下,对比流道不同断面上的流速分布发现,靠近混流式叶轮进口边处过流断面上,流动更加紊乱,漩涡区域更加明显。随着含气率的增加,混流式叶轮流道同一过流断面上的漩涡区域明显减少,不同流量下随着含气率的增加,混流式叶轮同一过流断面上的漩涡区域明显减少。
其他文献
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推动着电网事业逐渐繁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革新对电力的需求愈来愈大,而对于整个电网来说计量自动化系统
当前,各种新类型的微生物多糖不断出现,但黄原胶却是世界范围内唯一在多种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具有重大商业价值的微生物多糖。它是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而产生的一种高分子量
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吸收器是最关键的传热传质部件,对整机特性影响重大。本文着重研究集合了波纹板降膜吸收和膜反转的复合强化传热传质技术来提高吸收器性能的设想。   本
在冷冻肉行业中,为了保证冻结肉在解冻后仍能保持优良的品质,选择合适的解冻方法对肉类的生产加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肉类在解冻后待加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由于工业生
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方面,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不断引导学生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素质。本文结合我国美术教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磁流体发电作为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发电方式一直都是世界研究的热点,2009年东南大学提出以连续的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爆轰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燃烧方式和爆炸来产生磁流体的设想
在大多数农村供销社不景气的情况下,林州市原康镇供销社却一派欣欣向荣,不仅扭亏为盈,还还了农民500多万元的股金,职工们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年盈利上百万元,成为全国基层供销
南果梨采收期集中在9月上中旬,采收后的果实如果不进行保鲜处理,在常温下很快后熟,半个月左右转入衰老阶段,果心变褐,严重时果肉和果皮也出现褐变,果实绵软,失去特有的商品品质。冷
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甲壳素脱乙酰酶(CDA)产生菌的筛选。 本文比较了几种霉菌: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青霉(Penicillium sp.)、曲霉(Aspergil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