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树及其构件种群生态与经营技术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zhiji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生构树苗木年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苗高、地径、构件生物量的年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表现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可用生长曲线方程来拟合,苗木地径和苗高的生长规律基本相似,但地径生长高峰均比苗高生长高峰推后一个月。根据生长发育规律可将其年生长过程划分4个时期: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采用人工模拟水分胁迫与土壤干旱胁迫两种方法,对喀斯特地区构树耐旱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水分胁迫下种子发芽实验结果表明:构树种子发芽过程的水势范围为0~-0.4MPa。随着水分胁迫加剧,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芽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当水势为-0.6MPa时,种子不能发芽: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加剧,构树幼苗叶质膜相对透性上升,叶绿素含量下降,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根系活力下降的趋势。在土壤干旱胁迫下,构树的叶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都有所下降,但变化幅度不同,综合说明构树有较高的耐旱生产潜力,对水分亏缺的适应能力也较强。   一年生构树苗木的光合特征研究表明:光合日变化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即在晴天,构树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为不对称的双峰曲线,11:00左右出现第一次高峰,16:00左右出现第二次峰,中午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蒸腾速率在13:00和16:00分别出现两次高峰,在这两个时刻的值相差较为明显。与光合速率相比,蒸腾速率在一天内的两个高峰值相对接近。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三者日变化进程较为相似,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蒸腾作用与树高、地径、构件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有比较明显的年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均在4月和8月出现。总的来看,4、5、6、7、8、9月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相对较高,而11、12月份相对较低,这与苗木年生长规律相一致,表明构树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形成了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性。净光合速率对有效光合辐射的响应可用对数方程y=a+blnx来拟合,由此推导出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通过对各构件种群结构、动态变化研究,揭示无性更新对策。构树构件种群形态具高度可塑性,枝构件种群的结构影响着树冠的整体构型,枝长和枝夹角随枝位的升高而减小。分枝率R1:2>R2:3,平均枝条数量,枝长和枝夹角随着年龄的减小而减小;枝从3月中旬随芽的萌发开始生长到8月生长稳定,年生长动态呈“慢—快—慢”的趋势。叶构件种群的生长过程呈“S”型曲线变化,3月上旬发芽展叶,现叶方式是“爆发型”,4~6月生长迅速,开始落叶,12月落叶结束:芽构件种群数量分布活芽密度是主干小于枝上:活芽集中分布于树冠的表层。构树的根系很发达,侧根多,长度长,因生境差异,根系形状不对称,穿窜能力强,可在石洞、石缝、石沟、石面生长。构树叶粗蛋白年变化呈现两个高峰,分别在4月和8月时出现,其值分别为:25.4%和21.2%;皮粗纤维年变化的出现两个高峰,分别在4月和10月时出现,其值分别为:45.7%和41.2%。   根据构树基株内萌株数量、平均高度、平均直径对干扰强度、频度的反应特征,划分出强度、中度、弱度干扰类型并对喀斯特地区这三种干扰条件下构树种群结构和生物量分配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可控性干扰条件下芽种群数量,结果表明去顶芽的物理干扰和喷施50ppm6BA化学干扰两种方式可以刺激构树芽的大量萌发。   文中还根据构树苗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对水分和光照的反应和适应、构件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不同干扰条件下种群和生物量结构的研究结果,提出构树采种、育苗、造林以及枝、皮、叶的经营技术。
其他文献
中国西南岩溶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该区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生物多样性大量丧失,不同岩溶地球化学背景下植被恢复的速度与成林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选取纯灰岩、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是松林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为我国北方油松林的本土害虫,每年大面积的发生,给松林生存和生态建设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性引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为我国特产,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是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针叶树种之一。近几十年, 杉木病害日趋严重——本研究开展杉木转抗病基因
云南松梢斑螟(DioryctriayuennanellaCaradja)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斑螟亚科(Phycitinae)梢斑螟属(DioryctriaZeller)。在云南省,云南松梢斑螟是一种具
华山松疱锈病是危害华山松林分最为严重的一类病害,其发病面积已达5967.9hm2,对长江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和西部生态环境的恢复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长期以来对该病的防治进行过大量
鸟类迁徙是指鸟类中某些种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地、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进行的往返移居行为.鸟类迁徙现象,自古以来就为人们熟悉并进行各种探索,1
翠云草作为中国特有的、为数不多的蓝色叶植物之一,其园林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拟从结构机理、生理生化机理和分子机理三方面探讨翠云草蓝色叶呈色的机制,对其呈色机制的揭示,可
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Willd.ex A.Juss)Muell.Arg.)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其次生代谢产物橡胶与钢铁、煤炭、石油并称为世界四大工业原料。良种选育是提高橡胶
该文以茶梅的常用品种‘小玫瑰’(Camellia hiemalis ‘ShiShi Gashira’)为试材,较系统地研究了低温胁迫下其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为茶梅园林应用的品种选择和树种北移提供了理论
杨树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由于其基因组小,有性和无性繁殖容易,在传统和分子操作上要比大多数树种简单,所以它是林木基因工程育种的理想模式树种。本研究以我国现有的杨树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