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网络文学IP改编剧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jian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催生了各种文学网站的兴起,网络文学写手凭借独具优势的互联网平台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围绕在网络文学周边的“铁粉”为IP的产生提供了温床。IP逐渐成为了一个具有粉丝属性、具有良好延展性和变现能力的“超级符号”。自带粉丝的IP让传统的网络文学阅读场景向影视场景进行延伸。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网络文学作品被导演和制片人青睐,将其改编为影视剧。网络文学IP和影视剧联姻逐渐流行。在消费文化语境之下,网络文学IP改编剧呈现出视觉奇观化、审美世俗化和娱乐化的新趋势。受众迷恋着虚构的叙事和虚拟的现实世界,制作主体享受着消费虚拟和虚构所带来的商业效益,网络文学IP改编剧沦为资本逐利的工具。
  本文以我国网络文学IP改编剧为研究对象,以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消费文化理论为切入点。收集近十年来备受瞩目的网络文学IP改编剧,并从中甄选出典型的案例,以此为重点,论述其现状、分析其吸引受众的要素,并阐述其应当具备的创新和突破,从而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中找到平衡的方法,规避网络文学IP品牌被滥用、被过度消耗的问题,回归其自身的艺术创作逻辑,从而实现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良性发展,同时给网络文学IP改编剧研究扩展出新的维度。本论文的章节内容如下:
  第一章以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娱乐化倾向为中心,阐述消费文化语境下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哲学和文化基础;梳理传统文学改编剧向网络文学IP改编剧过渡的历程,及网络文学IP改编剧近二十年的演变。
  第二章围绕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指出网络文学IP改编剧中人物形象的转型,即符号化的人物群像和工具化的身体;分析网络文学IP改编剧受众消费心理的嬗变。
  第三章探析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消费文化语境。指出网络文学IP改编剧所具有的:解构经典与颠覆权威、臣服感官与向往愉悦以及技术主义和视觉奇观化的趋势;提出网络文学IP改编剧具有的娱乐化改编技法:拼贴和挪用、反讽和戏谑、变形和戏仿;反思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娱乐化改编策略:忠实与创造、人物地和情节的“变”。
  第四章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辩证评价。指出网络文学IP改编剧“娱乐至死”、过度“模式化”和IP产业运营尚未成熟的现状;分析导致网络文学IP改编剧娱乐化的成因,即“资本至上”的内驱力、一味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及政府监管上的滞后性;最后提出网络文学IP改编剧在精品化意识、IP产业融合能力以及坚守文学性的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于学术界相对薄弱的研究环节,对刘向《说苑》《新序》《古列女传》及奏疏征引《诗经》的情形进行考察,一方面从横向观察刘向《诗》学与其他儒经之学的异同,另一方面纵向探索《元王诗》家学渊源及汉末经学的时代背景对刘向引《诗》及经学倾向的影响。刘向生于宗室之家,历仕汉宣、元、成三朝。本文发现,其政治经历贯穿一生,主导着著书立说的价值取向势必需要为政治服务。其次,学《谷梁》,论五经,校秘书,刘向的学术思
学位
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与认知紧密相关,本文从话语关联的角度对90个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建构情况和受话人的认知情况进行探究,并试图归纳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策略。  通过对文献的收集、筛选、整理和分类,概述关联理论和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研究现状。对选取的90个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语料的来源、选取标准、语料特征进行说明,最后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逐一阐释。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相声小品
据笔者统计,《涑水记闻》涉及宋夏史事的条目多达七十余条,约占全书总条目数的七分之一。自太平兴国七年(982)李继迁反宋直至宋夏隔绝,宋夏双方的矛盾冲突不断,因此,为《涑水记闻》所大量记录的宋夏史事无疑为我们了解宋夏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鉴于本人有限的学力和学时,本文在对部分史料进行详细考证、厘清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发现《涑水记闻》“体兼文史”而以史为主,其材料布局可概括为“七分历史,三分模糊
学位
裴启《语林》一书内容多描写人物风貌、言谈及举止,展现了汉晋人物个性,对其进行研究,自可见一时人物风貌及时代特征。裴启《语林》之产生并非偶然,当有一定条件,其一,裴启在正史中无传可考,其它记载亦少,幸而其出身世家大族,故从其家族考证其所具备创作《语林》的条件。其二,裴启处于历史上动荡分裂的朝代,故可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背景下考察《语林》一书得以产生的时代背景。其三,裴启《语林》之前的一些著作,如《魏晋
学位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文坛大放异彩的南方女作家。她的创作承继了20世纪初以来的社会批判思潮,根植于复杂的美国南方历史进程,成为了南方文艺复兴运动中现实主义批判主流的重要力量。本论文从文学和社会的关系出发,以美国社会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为大背景,重点关注麦卡勒斯小说记录南方社会历史变化的重要面相,在分析和呈现作品对种族、家庭、宗教这三个不同方面问题的书写的基础上,
学位
作为一种讽诵文体,辞赋自诞生以来,历经汉魏隋唐,一直长盛不衰,至清末科举废除,曾依傍科考声律之学而兴荣的辞赋创作才逐渐趋于衰落。但随着近代报刊业的稳健发展以及报刊文学生产的社会化转型,使得文学传播的主流逐渐由“被金石、流管弦”转向能够使文学作品在短时间内迅速批量复制的近代报刊,大批身份各异的读者群体跻身作者的行列,影响着文学创作的雅俗之变。受辞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这一特性的影响,近代报刊拟赋创
学位
洪颐煊《经典集林》在辑佚学史上首次将经、史、子三部的古代佚书30种分别辑佚后汇编成书,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而学界目前对此书尚无系统研究。论文在考论《经典集林》的编撰缘由、主要版本后,深入分析其辑佚体例特点并探究所辑佚书的文献、文化价值。  第一章“洪颐煊及《经典集林》考述”先后考论《经典集林》的成书背景、知见版本,对各种关于《经典集林》的载录错误也详加辨正。  第二章“《经典集林》辑佚形式分析”论
吴趼人小说中涉及大量西洋景观的描绘,从西洋建筑、洋货器物到思想观念等等,展现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晚清的社会面貌以及民众的生活状态、精神心态,是研究晚清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极佳范本。同时,吴趼人小说的西洋景观书写始终贯穿着他的个人思想倾向及社会理想,他一方面对西方文化体系极力排斥,宣扬回归传统儒家伦理秩序,另一方面又对西方工业文明推崇有加,强调“科技强国”,显示出一代知识分子在大动荡大变革
学位
六朝“文章志”是六朝时期文学专科目录的代表。研究六朝“文章志”诸书可以了解六朝时期目录学的发展状况,可以领略六朝时期文人品评之风的魅力。这对于了解时代风尚和文人生平经历有着重要意义。  文中首先介绍六朝“文章志”作者以及“文章志”诸书在各典籍中的著录情况,发现六朝“文章志”主要见著于《隋志》“簿录篇”。然后主要介绍六朝“文章志”提要佚文所涉及文章家的基本生平情况以及进行佚文内容辨正,并讨论体例。在
作为一名作家,红柯的创作追求便是对生命意识的不懈表达。在红柯的创作中蕴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渗透着作家对于生命的理解、关怀与思考,而这与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息息相关。新疆十年的生活,使得红柯对于生命有了全新的认知。通过生命意识切入红柯的创作研究,一方面可以感知作家独特的生命体验与生存思考,挖掘生命意识背后的精神内核,理解作家的文本选择和创作动机,以及生命意识对作家创作带来的得与失;另一方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