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后卒中临床特征、再灌注治疗及急性期昼夜节律分析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td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醒后卒中的临床特征目的对本院卒中中心收治的醒后卒中(Wake-up Stroke,WUS)患者和非醒后卒中(non-WU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别对责任血管在前循环和后循环的WUS与non-WU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分析对比WUS预后良好患者与预后不良患者的临床特征,寻找WUS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12月在本院卒中中心就诊的发病或发现24h内并进入我院卒中绿色通道管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起病时间明确且在静脉溶栓时间窗内患者,完善急诊颅脑CT排除颅内出血,无禁忌症患者沟通溶栓后,桥接多模CT检查(头颈CTA和CTP);起病时间不明或超再灌注治疗时间窗患者进行一站式多模CT(CT+CTA+CTP)检查。搜集入组患者临床数据,包括:(1)人口学特征、个人史、家族史等病史资料;(2)柏林问卷评估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风险;(3)最后正常时间、发现时间及就诊时间;(4)急诊基线资料: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血压、快速血糖、梗死核心体积、缺血半暗带体积、前循环病变患者阿尔伯塔卒中计划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和后循环病变患者基底动脉 CT 血管成像(Basilar Artery 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BATMAN)评分等;(5)急诊及次日空腹血检验指标;(6)TOAST病因分型;(7)治疗方案;(8)治疗的安全性;(9)预后:包括7d、出院时和90d 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根据发病特点,患者被分为WUS组和non-WUS组,其中non-WUS组根据发现时间的不同分为起病时间明确组(Onset Witnessed Stroke,OWS)和白天起病时间不明组(Daytime unwitnessed Stroke,DUS),对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WUS分别与OWS、DUS患者临床特征对比:与OWS组相比,WUS组患者OSA高危患者比例更多;最后正常时间至急诊时间更长;基线NIHSS更高;急诊实验室检查提示WUS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更高更高;治疗决策选择两组也有不同,WUS组静脉溶栓治疗率较低,取栓治疗率相对较高,保守治疗率相对较高;WUS患者24h出血转化率和症状性出血率均较高,且WUS平均住院日较长;预后方面,WUS组90d mRS较高,90d预后理想(mRS 0-1)率及预后良好(mRS0-2)率均较低。与DUS组相比,WUS患者年龄较小,OSA高危患者比例更多;最后正常时间至发现时间、发现至急诊时间均较长;基线NIHSS较低;既往房颤史患者相对较少;影像学检查见总缺血体积、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均较小;90d死亡率较低。2.WUS分别与OWS、DUS患者且责任病灶在前循环临床特征对比:与OWS组相比,WUS组患者最后正常时间至急诊时间更长;基线NIHSS评分更高;就诊至进行一站式CT检查时间更短;ASPECTS较低;急诊实验室检查提示WUS患者纤维蛋白原更高;治疗决策选择两组也有不同,WUS组静脉溶栓治疗率较低,取栓治疗率相对较高,保守治疗率相对较高;WUS患者24h出血转化率和症状性出血率均较高,且WUS平均住院日较长;预后方面,WUS组90d mRS较高,90d预后理想(mRS 0-1)率及预后良好(mRS 0-2)率均较低。与DUS组相比,WUS患者年龄较小;最后正常时间至发现时间、最后正常时间至急诊时间均较长;90d死亡率较低。3.WUS与OWS患者且责任病灶在后循环临床特征对比:与OWS组相比,WUS组患者最后正常时间至急诊时间更长,就诊至进行一站式CT检查时间更短,BATMAN评分较低,总胆固醇水平稍高,平均住院日较长。预后方面,WUS组预后良好(mRS0-2)率较低。4.WUS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越低、总缺血体积越小、总梗死核心越小、总缺血半暗带越小及24h内无出血转化为预后良好的因素。经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预后良好与低NIHSS评分独立相关(OR 0.813,95%CI:0.736-0.898,P<0.001)。通过ROC曲线发现NIHSS评分预测预后的截断值为8.5(特异性 0.75,敏感性 0.787;AUC 0.829;95%CI:0.746-0.913;P<0.001)。结论本中心WUS患者与OWS相比,总体呈现出基线神经功能缺损较重、住院时间更长、预后相对较差等特点;而与DUS相比,则呈现出基线神经功能缺损较轻、死亡率较低的特点。多因素分析发现低NIHSS评分为WUS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截断值为8.5分。第二部分 醒后卒中的再灌注治疗目的与“时间窗”内接受再灌注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对比,评估醒后卒中(Wake-up Stroke,WUS)患者在“组织窗”指导下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卒中中心收治的接受再灌注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为保证基线资料一致,选择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心源型。所有纳入患者分为两组:睡前正常,睡醒时发现神经系统缺损的患者为WUS组;清醒时突发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并明确起病时间的为non-WUS组。两组患者再根据接受溶栓或取栓治疗分为溶栓亚组和取栓亚组。通过MIStar软件自动计算灌注参数获得缺血半暗带和梗死体积。WUS组患者在“组织窗”指导下进行再灌注治疗,“组织窗”定义如下:总缺血体积/梗死核心体积>1.8;梗死核心体积<70ml;缺血半暗带体积>15ml。non-WUS患者在“时间窗”指导下接受再灌注治疗。采集入组患者临床数据,包括:人口学特征、发现和发病时间、就诊时间、卒中危险因素、NIHSS评分、急诊基线血压、血糖、TOAST分型、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案、安全性事件及预后等。结果最终共纳入235例患者,其中WUS组45例、non-WUS组190例。WUS组的具有高血压史患者低于non-WUS组(62.2%vs 76.8%,P=0.044)。与non-WUS患者相比,WUS患者静脉溶栓率低(51.3%vs 68.4%,P=0.036)。WUS 组的 DNT 中位数较 non-WUS 组更长(80.04[64-106]min vs 63.7[40-78.5]min,P=0.002)。其余临床资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90d mRS位移相似。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90 d时预后理想(mRS 0-1)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年龄、基线NIHSS评分和梗死核心体积;90 d时预后良好(mRS 0-2)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年龄,基线NIHSS评分,是否颅内出血转化和梗死核心体积;9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包括:基线NIHSS评分,糖尿病史和梗死核心体积。分别控制90 d预后理想、预后良好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是否WUS与预后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基于CTA和CTP评估“组织窗”筛选适合的WUS进行再灌注治疗,与“时间窗”内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类似。本研究中使用的MIstar软件评估的“组织窗”可有效的指导WUS再灌注治疗。第三部分 醒后卒中急性期昼夜节律分析目的醒后卒中(Wake-up Stroke,WUS)是否与白天起病的缺血性卒中(non-WUS)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仍不清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具有昼夜节律性,上午为卒中发生高风险时间段,而睡眠中卒中发生风险较低。这可能与一些心血管参数的昼夜节律性相关,如血压和心率的昼夜节律性波动、早晨血小板聚集率增加、血粘度增加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增加。早晨的这些参数变化对健康个体可能是有利的,但可能与易感个体的缺血性事件发生有关。综上,我们提出假设,即部分WUS患者可能存在昼夜节律紊乱,导致夜间心血管参数的异常波动,诱发睡眠中卒中的发生。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分析WUS患者节律标志物的昼夜节律性来评估WUS是否存在昼夜节律紊乱,并和non-WUS及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探索性研究,呈前瞻性、横断面、观察性设计。将研究期间在我院卒中中心就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纳入筛选,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入组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将入组患者分为WUS组和non-WUS组,并在研究同期招募相似年龄段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使用血清褪黑素、血清皮质醇、全血时钟基因、血压和心率作为昼夜节律标志物进行研究。所有参与者要求不午睡,清醒时暴露在自然光和常规的荧光灯下,根据个人睡眠习惯,在晚上20时-22时之间关灯入睡。入睡前佩戴睡眠监测手环及眼罩,夜间留取样本时使用瞳孔笔局部照明。从入组后设计时间点开始,每6h采集一次外周血,搜集每2h一次的血压、心率参数。检测外周血标本中血清褪黑素及皮质醇浓度,及全血时钟基因CLOCK、BMAL1、两个Cryptochrome基因(CRY1,2)和三个Period基因(PER1,2,3)的相对表达定量。首先将三组参与者基线资料进行对比。使用R语言加载MetaCycle R软件包计算不同参数的昼夜节律性,并使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三组间节律性对比。三组间同一参数在某一时间点表达的差异使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ANOVA检验方法分析,并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最终共有28例参与者纳入研究,其中WUS组8例,non-WUS组9例,Control组11例。三组基线资料及睡眠参数一致。对不同昼夜节律标志物进行节律性统计发现,WUS组血清皮质醇(P=0.001)和PER3基因(P=0.019)存在昼夜节律性表达,non-WUS组血清褪黑素(P=0.001)、血清皮质醇(P=0.002)及PER3基因(P=0.015)存在昼夜节律性表达,而Control组除BMAL1基因(P=0.289)外其他参数均体现出了昼夜节律性。相位分析发现non-WUS组和Control组血清褪黑素和皮质醇相位时间接近,而WUS组相位均后移3h左右。三组血压对比分析发现,WUS组及non-WUS组血压昼夜节律性均消失,WUS组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血压增高持续时间较长,相位均呈后移趋势。而血压变异性对比,non-WUS组和Control组无统计学差异,WUS组血压变异性显著。心率参数分析中发现,WUS组及non-WUS组心率昼夜节律性均消失,但WUS组平均心率较non-WUS组及Control组均显著增快(P<0.001)。结论本探索性研究发现WUS组的节律标志物体现出了昼夜节律紊乱,表现为昼夜节律性的消失或相位后移。昼夜节律紊乱可能与WUS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其他文献
青海湖是全球知名的高原内陆湖泊湿地,青海湖的生态对高原的生态安全、平衡等有极大影响。加强青海湖的生态保护有助于优化对荒漠化的控制,维护流域范围内的农业安全与稳定,对青海与全国的生态环保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为实现青海湖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建成国家公园,就必须做到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高效转化青海湖本身蕴含的国家公园资源,这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青海省在2007年建立青海湖景区管理局,积极
传统吉祥纹样是我国工艺美术设计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自原始时期诞生至清末,传统吉祥纹样随着各朝各代经济生活、文化艺术的发展,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传统吉祥纹样因其内含祥瑞意义,在礼品包装中也占据一席之地。本文将从传统吉祥纹样的发展和金属礼品包装的特点及应用等方面出发,对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金属礼品包装中的应用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为了提高锂电池能量状态(SOE)估计精度,避免估计过程中的复杂建模及参数辨识过程,本文将最小二乘法(LS)与支持向量回归(SVR)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的SOE估计方法。通过提取锂电池运行的电压、电流、温度、荷电状态数据融合成能量因子,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锂电池能量状态估计模型,采用网格寻优方法对模型参数寻优,实现了动态工况下的锂电池能量状态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本文
随着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意识的提高,历史文化遗产景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奥运会、冬奥会的举办,以及不同人群需求的日益增加,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遗产景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通过对北京故宫和东京浅草寺的无障碍设施分布情况及其形式,设施与风貌统一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同时运用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将两景区的空间可达性,结合无障碍设施布置情况进行了比较。此外,又根据使用人群的实际感受来评判两景区无障碍设施
精明增长理论广泛应用于城市化地区,而在广大乡村地区的探讨略显不足。因此,本文回顾了精明增长的缘起与主要内容,同时梳理了乡村精明增长的探索进展,并就精明增长与乡村振兴在背景、目标、内涵和价值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两者在新时代语境下具有可互补性。进一步探讨了乡村振兴的耕地保护、用地集约及居业协同等问题,认为精明增长理论可以用于指导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能够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思路和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
随着自闭症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社会开始关注其转衔教育问题,但我国自闭症儿童转衔教育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者以XX成长馆三名自闭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承担训练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探讨个案在转衔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建立多元合作的评估体系、增强包容性、完善融合教师专业建设机制、重视家园共育等策略。
<正>肺炎克雷伯菌(KP)属于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其作为一种革兰氏阴性病原体,已成为除大肠埃希菌外临床感染中最常见的机会致病菌[1]。根据其毒力可将其分为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KP)和强毒肺炎克雷伯菌(hvKP)。
期刊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是一种由光波与金属表面电子共振耦合形成的特殊电磁波,可束缚在金属与介质交界面上传输。通过在金属表面构建周期性孔槽的方式,可在微波或THz波段实现SPP模,此时也把它称为人工表面等离激元(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SPP)。SSPP 模与光频段SPP具有相似的特点,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