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后卒中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和发病机制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无明确的定义,但多数文献倾向于将入睡前无明显异常而起床后发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卒中归类为醒后卒中(wake-up stroke,WUS),约占全部卒中病例的15%~30%,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知之甚少.研究显示,WUS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特别是初始严重程度和转归方面与非WUS无明显差异.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其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的获益及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芜湖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发急性缺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评分及体积与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相关性.方法 纳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病人病情变化快,手术失血、呼吸道阻塞等诸多细节观察不到位都会造成患者心血管系统和呼吸道紧急情况,中心静脉、动脉血压下降、二氧化碳蓄积、缺氧等而死亡.护士应具备判断能力,才能更好的配合完成在手术过程中能有的放矢,妥善处理。
轻微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特点是促甲状腺素(TSH)升高,游离甲状腺素(FT4)正常.诊断轻微甲减需要排除其他引起TSH升高的疾患和药物.多数临床观察提示,对轻微甲减进行替代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Uoproteinase-9,MMP-9)在大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 初步探讨老年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7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解放军第三○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烟雾病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