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率荧光型纳米温度计的构建及其在肿瘤细胞磁热疗中的应用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度作为生命体最基本的参数,影响着活细胞内的每一个生化反应,酶活性,物质运输,细胞分裂和能量代谢。基于磁性纳米颗粒介导的肿瘤磁热治疗,对癌细胞的主要杀伤方式是利用局部温度升高来破坏癌细胞的生理过程,进一步促进癌细胞的凋亡。探究细胞内的温度分布,了解胞内区域温度变化,是分析基于磁热效应治疗肿瘤细胞效果的一项重要生理参数指标。因此,实现对肿瘤细胞内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的温度测量,尤其是对亚细胞器尺度上的测温,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工作。针对这一需求,本论文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经过表面修饰与荧光量子点结合,构建形成了一种比率荧光型纳米温度计。通过形貌,结构,光学和生物荧光成像等表征手段验证了该纳米温度计的可控制备,且具有在癌细胞内测温的功能。本文章目及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磁热治疗肿瘤细胞的基本方法原理,以及温度这一物理参数在磁热疗中具有的重要意义,综述了目前现有的细胞内测温技术手段以及纳米温度计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荧光探针在生物体内应用的现状,以及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温敏材料研究现状。第二章可控的制备了比率荧光型纳米温度计(TBTD@QDs-PEG)。首先将巯基丙酸修饰硒化镉硫化锌荧光量子点(QDs)与2KDa氨基修饰的磷脂聚乙二醇(PEG)利用酰胺缩合反应进行连接,再与PEG修饰后的四苯乙烯基四阳离子二环烷(TBTD@PEG)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包裹结合形成水合粒径在82 nm左右的TBTD@QDs-PEG比率荧光型纳米温度计。通过460 nm处和556 nm处的两个荧光发射峰的强度比值,得到I460/I556值关于温度的一条标准曲线,在25℃到60℃范围内实现测温功能,且灵敏度可达到3.031%·℃-1。第三章将合成构建的纳米温度计用于实时监测磁热过程中肿瘤细胞内的温度变化。选取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进行传代培养,将其与TBTD@QDs-PEG纳米温度计和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共孵育8小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细胞内吞作用后,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和纳米温度计同时处于细胞内溶酶体中。在施加磁感应强度为25 m T交变磁场30分钟内,可以观察到胞内纳米温度计的荧光强度有明显降低。收集460 nm处和556 nm处的荧光强度数据,根据上述测温标准曲线,得到胞内溶酶体的温度在交变磁场下可从室温状态平均升高至45℃,局部温度可升高至47℃以上。直观明确的证实了磁热疗中,在胞内的纳米尺度范围内,磁性纳米颗粒的产热升温情况,对进一步阐释磁热疗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到目前为止,临床癌症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放疗和化疗。然而,手术治疗很难彻底切除,残留的癌细胞会导致严重的复发和转移,是癌症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另外,化疗和放疗是全身性治疗都面临严重的毒副作用。并且治疗效果有限,存在多药耐药和免疫系统损害的缺陷。因此,癌症的初期诊断,及时监测和个性化治疗是治愈的关键。细菌感染每年困扰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
肺癌对人类危害巨大,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根据细胞类型特征,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小细胞肺癌的侵袭性高,治疗难度大,且难以早期发现。目前的研究中由于肺癌细胞基因突变类型不同,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因此清楚准确的区分两种肺癌类型,尽早确诊小细胞肺癌,并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患者治愈率的提高十分重要。本课题以两种肺癌亚型(非
黑山岭矿业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代绿松石采矿遗址,该矿业遗址的发现拓展了古代绿松石器来源的研究视野,黑山岭绿松石的开采量庞大,探究这些绿松石的去向具有多重意义——可以了解古代先民的活动范围、开采运输能力、对揭示远距离交流网的形成和相关线路和考古学文化之间的交流等诸多问题有重要意义。黑山岭绿松石矿料的产地特征是研究矿料流布的基础,本文采用多技术联用的方法对黑山岭矿料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
目前,免疫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治疗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特别是治疗性肿瘤疫苗,如sipuleucel-T(Provenge?)经FDA于2010年批准,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DCVax?-Brain,M-Vax TM,Hybri Cell,CIMAVax EGF?和Oncophage?等多种治疗性肿瘤疫苗先后获批。但是,包括治疗性肿瘤疫苗在内的多种免疫疗法的疗效仍有待提高,其
近些年,脑卒中(stroke)已成为导致我国城镇居民死亡的首位疾病,发病人群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占全部卒中的70%左右。目前,针对AIS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human Tissue-type Plasiminogen,rt-PA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皆逐年上升。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2021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2位,新发病例193万,死亡病例94万。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及体外功能实验,筛选并确定散发性结直肠癌(Sporadic colorectal ca
研究背景:肺癌(Lung Cancer,LC)作为致死率极高的恶性疾病,其发病率在世界及中国都呈上升趋势。肺癌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是极大部分肺癌患者最终确诊为晚期,错失最为理想的治疗时机,病理组织学检查仍是目前最为可靠的诊断依据。因此寻求非损伤性检查,进行肺癌诊断,是防控肺癌的关键。与血清样本比较,唾液采集简便且安全,无创伤,可降低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率。目前的研究工作表明在肺癌组织、患者血清和唾液中均
研究背景:乳腺癌(Breast Cancer,BC)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每年新增患者数量仍呈上升趋势。尽管早筛能减少疾病的死亡人数,但晚期的高复发和淋巴转移特征使得BC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为此有必要找到可以治疗BC的全新靶标来作为乳腺癌预后的指示。DLGAP5(Discs large homolog associated protein 5)基因编码一种有丝分裂纺锤体蛋白,能调控细胞周期进展。GE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的改变会促进CRC的发生发展。因此,研究和使用新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至关重要,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RC患者的诊断和预后。PEX26(peroxisomal biogenesis factor 26)的缺陷会影响过氧化物酶体的组装和功能,进而导致人类疾病的发生。目前,PEX26在CRC发
整合素是一种典型的跨膜受体,通过与细胞外基质结合介导细胞骨架的重塑和细胞内信号转导。整合素包括18种α亚基和8种β亚基,整合素β1是β亚家族的成员之一,能够与12种α亚基结合形成不同类型的异源二聚体。整合素β1在肿瘤微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合素β1具有N-糖基化修饰,异常的N-糖基化修饰能够改变整合素β1的表达、二聚体的形成,进而影响其生物学功能。小细胞外囊泡是细胞分泌到胞外的一种由磷脂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