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在科研和军事领域的不断深入,我国武器研究与开发现已从单纯考虑武器作战性能向舒适性迈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自适应有源降噪技术在理论研究上越来越成熟,解决大功率发动机和复杂作战、训练环境引起的噪声问题亦越来越容易。该论文以降低坦克头盔中噪声对驾乘人员身体伤害作为研究目标,通过坦克舱室内部噪声特性分析,应用自适应有源降噪算法(LMS算法、滤波-X LMS算法),设计了一款用于坦克舱室内部降噪的自适应有源降噪坦克头盔模型。通过MATLAB仿真研究了自适应滤波器阶数和算法收敛因子对降噪效果的影响,并以此确立了物理实验参数的选取,再通过物理实验平台对实车采集到的解放军现役某型主战坦克内部噪声展开了物理实验,取得了8-10dB的降噪效果。坦克内部噪声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坦克内部噪声主要来源于发动机等动力系统的产生的空气噪声(如机械噪声、燃烧噪声、排气噪声、行动噪声)和发动机及行动部分通过扭力轴激励车体而产生的振动噪声,这些噪声频率主要均集中在50-1000Hz,属低频强噪声。然而利用吸声、隔声、隔振、消声器等传统的降噪方法,对坦克舱室内部低频噪声降噪比较困难。因此,该文提出将自适应有源降噪方法应用到坦克舱室降噪中,但若将自适应有源降噪系统直接应用于舱室空间内,因次级声源和参考传感器、误差传感器的布阵,原始信号、次级声信号、误差信号相互干扰,造成时间和空间不一致问题,影响系统的降噪效果。所以本文提出将降噪系统布阵到坦克乘员头盔的耳罩内,尽量降低时间、空间不一致对系统的影响,优化系统的降噪效果。最后,利用TMS320C54x芯片和TLV320AIC3256音频解码芯片搭建了物理实验平台对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证明将自适应有源降噪系统应用到坦克头盔中是满足设计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