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的动态化、全球化趋势使得市场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理论的兴起和其实践的发展使得企业过去那种从设计、制造直到销售都是自营模式的传统成本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竞争的要求,进而形成的是在全球范围内与供应商、销售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创造企业利润。与此同时,这也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供了新的途径,即建立批量模型不只是单单考虑某一方的利益,而是在考虑合作双方共同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传统供应链中采购商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双方的运输批量决策由采购商来决定,而供应商只是在采购商已做决策的条件下进行生产,但实际中以供应商来决策运输批量可能更有利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并获取更多利益,因为这样会使得供应商能够合理安排生产,提高运输的灵活性。基于此,本文从供应商角度出发,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由个供应商和一个采购商所组成的两层供应链,在考虑运输成本的情况下,从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出发去建立一个供需双方之间的运输批量模型,对供需双方之间的供货批量进行优化,以此来降低供需双方的成本,节省双方成本的同时也促进了供需双方进一步的合作。本文从供应链相关理论出发,并以供应商为运输主体对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间在长期合作的前提下的相关成本进行分析,对供应链管理及运输批量模型及供应链上供需关系协调等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总结。针对供需双方长期合作的供货批量模型问题,通过先建立一个单考虑供应商利益的单个批量模型,在此种情况下,采购商处于被动的地位,在供应商节省成本的同时,采购商的成本增加,不利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基于此,再通过建立一个考虑供需双方的综合批量模型来达到降低供应链成本的目的,尽管综合批量模型有效地降低了供应链整体的成本,但采购商的成本反而增加,针对此,建立了一个利益分享的机制,以确保供需双方能够公平享受因合作而带来的利益。对所建模型进行分析与求解,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第一,合作后供需双方总成本比合作前成本降低,也就是说依据考虑供需双方利益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批量的运输会使得供应链上的总成本降低。第二,合作后供应商总成本比合作前所建模型成本升高,由此在供应链总成本和采购商成本降低的同时建立了利益分享机制,使得供应链及其供应链上供应商和采购商同时能够达到成本的节约。第三,合作后采购商总成本比合作前所建成本降低,同样利用优化后的考虑双方利益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双方的运输决策能够降低采购商的总的成本。第四,确定了经济订货批量的一个范围,用于提高实际生产活动的灵活性,使得供需双方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能够更加灵活的安排生产和运输。最后,以某木业公司为例,对综合批量模型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与木业公司传统供货方法相比,利用本论文模型计算得出的供货批量能够有效降低供应链总成本。利益分享机制的建立,有效防止了采购商成本增加问题,使供需双方的相关成本降低率趋于一致,更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合作关系。这说明,本文的结果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强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