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mmmmmmmmmmmmmm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分析高污染产业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揭示高污染产业发展演化的一般规律,本文利用全国2007-2016年的新增工业用地数据,从产业用地的角度来,从多个尺度分析了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的数量,价格,产业分布特征。从生产要素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要素,基础设施水平,集聚与分散效应,政策与制度等方面,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高污染产业用地面积以及高污染产业用地比例两个角度来探讨影响高污染产业地理分布的因素,最后进一步探讨了高污染产业用地出让行为的环境效应。文章主要结论如下:(一)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的时空分布格局总体上看,高污染产业用地数量东高西低,但工业用地出让重心西移,西部地区占比明显变大;高污染产业用地价格尽管有所增长,但整体水平依然不高,价格东高西低,西部地区存在显著的冷点区域;西部地区高污染产业用地比例明显高于东部,存在显著的热点区域。具体来看:1、从用地数量上看,2006-2017年来,我国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先增加后减少,东中部地区新增用地所占比例持续下降,西部地区用地比例持续上升。全国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的空间布局发生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全国高污染产业出让重心呈现自东向西迁移的演化规律,2011年之后西部涌现一批新出让热点,推动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差椭圆中心大幅西移、椭圆范围大幅向西扩展,整体格局由“东北—西南”走向变为“东南—西北”走向。高污染产业单宗用地面积高于全国所有产业单宗用地面积,随着集约节约政策的实施,单宗用地面积有所下降。2、从用地价格上看,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价格呈现出东中西的梯度减少特征,最低价标准实施以来,各区域的用地价格均有所上升,东部的上升幅度最大,西部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价格除实施当年有一定幅度增长外,其余年份增长幅度并不大,西部区域由于自身经济基础较差,地方政府面临着较强的招商引资压力,采取了低价出让土地的策略来吸引工业企业,面对高污染的产业,地方政府选择了用更低的价格来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3、从产业分布上看,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比例呈现出东中西的梯度增加特征,西部地区的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比例平均达到52%,占比最高。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新增用地比例最高的区域为黄河中游经济区,东北经济区,西北经济区。饮料制造业新增用地比例最高的区域为黄河中游经济区,西南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食品制造业新增用地比例最高的区域为西南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东北经济区。纺织业新增用地比例最高的区域为东部沿海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造纸业新增用地比例最高的区域为西南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和长江中游经济区。石油加工行业新增用地比例最高的区域为西北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和黄河中游经济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新增用地比例最高的区域为黄河中游,北部沿海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化学纤维制造业新增用地比例最高的区域为西北经济区和东部沿海经济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新增用地比例最高的区域为长江中游,西南经济区和黄河中游经济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新增用地比例最高的区域为北部沿海经济区和西南经济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新增用地比例最高的区域为黄河中游经济区和西南经济区。(二)关于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面积和比例的影响因素针对高污染产业用地数量的分布,总的来说,高污染产业用地平均价格、人均工资水平呈负影响,地区生产总值、行政区划面积、单宗工业用地出让面积、距离省会距离、工业产值呈现正影响,道路密度和环境规制影响不明显。针对高污染产业用地比例,工业产值、距离省会距离、高污染产业用地平均价格、人均工资水平呈负影响,人均GDP在一些区域为正影响一些区域为负影响,道路密度、环境规制影响不明显。具体来看:1、针对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数量的影响因素:(1)生产要素方面,用地平均价格对全国绝大部分区域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面积呈现负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水平逐渐提高,这种影响变得越来越强。人均工资水平对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面积也呈现负影响,高污染企业同样倾向于布局于人力成本低的地方。(2)市场规模要素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对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面积整体呈现正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大的地方市场容量大,会出让更多的工业用地,也包括高污染产业工业用地。而行政区划面积对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面积的正影响在人口稠密的中部和南部地区要更大,对地广人稀的北方地区影响程度则要弱一些。(3)道路基础设施方面,随着我国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道路密度对全国大部分区域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面积并没有显著的影响。(4)集聚与分散效应方面,工业产值对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面积呈现正影响,工业产值反应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规模和工业基础,显示了产业在空间的集聚情况,高污染产业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同样倾向于在工业发展规模大,工业基础好的地方布局。距离省会距离对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面积整体上也存在正影响,即高污染产业倾向于布局于远离省会的区域。(5)政策因素方面,由于新增用地规模直接受政府的供给影响,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面积受集约节约用地政策的影响明显,单宗高污染产业用地面积对总的高污染产业用地规模呈现正影响。整体来说,环境规制对我国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面积的影响不明显,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数量更多的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2、针对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比例分布的影响因素:(1)生产要素方面,高污染产业用地平均价格对全国大部分区域高污染产业用地比例呈现负影响,并且越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对用地平均价格越是敏感。人均工资水平对污染产业用地比例的影响,与人均工资的水平相关,高工资水平会对高污染产业造成挤出效应。(2)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人均GDP对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比例的影响整体来说不显著,并且效应也不稳定。(3)道路基础设施方面,道路密度对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比例的影响,与对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数量的结果类似,在全国大部分区域不存在显著的影响。(4)集聚与分散效应方面,工业产值整体上对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比例呈负效应,说明区域在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考虑产业结构升级。距离省会的距离对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比例的影响与对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数量的结果类似,同样存在正影响,距离省会越近,区域的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比例会越低。(5)环境规制方面,与对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数量的结果类似,环境规制对高污染产业新增用地比例整体上也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但在新的环境标准实施的初期阶段,会有明显的影响。(三)高污染产业出让的环境效应针对高污染产业用地出让行为对人均SO2排放量的影响,整体来看,高污染工业用地面积,高污染产业用地比例,工业产值占GDP的比例,以及人均GDP对人均SO2的排放形成正影响,高污染产业用地价格和环境规制对人均SO2排放具有负影响,工业产值在一些区域为正影响在一些区域为负影响,具体来看:(1)工业规模方面,工业产值的增加未必会导致人均SO2排放的增加。尽管对欠发达地区存在正影响,但在北部沿海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一些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产值的增加而提高,工业规模扩大带来污染整体治理水平的提高,呈现负影响,而工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则反应的是各区域的产业结构,总的来说,区域工业产值占GDP的比例会对人均SO2的排放具有正效应。(2)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人均GDP对人均SO2排放具有正影响,但另一方面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单位GDP的增长带来的污染排放水平在开始下降。(3)总的来说,环境规制对我国人均SO2的排放存在着负影响,并且与环境规制强度有关,环境规制越强影响越明显。(4)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的地方,高污染工业用地增加对人均SO2的排放形成正影响,而对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环境治理水平高的地方,高污染产业用地数量的增加对人均SO2排放的影响不显著;高污染产业用地比例对人均SO2的排放形成正效应,高污染产业用地比例反应了新增用地的产业结构,区域的高污染产业用地比例提高,区域的污染排放会有所增加;高污染产业用地价格对人均SO2排放具有负效应,低价出让的工业用地对环境的负效应更大。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头颈鳞癌位于世界范围内最常见肿瘤第七位,拥有极高患病率与死亡率。大多数靶标特异性抗癌药物均未达到预期效果。当前的重点是寻找可以延迟发展甚至治愈头颈鳞癌而无明显副作用的新型细胞毒剂。天然产物能够调节癌症微环境和多种细胞信号转导级联,在抗癌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成为新的药物来源。辣木因营养价值高而闻名世界,一直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归其原因主要为其中所含的丰富生物活性物质。辣木已被报道对多种癌症具
抗缪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属于转化生长因子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超家族的成员,广泛参与脊椎动物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迁移的调控。在四足动物中,Amh最原始的功能是促进雄性胚胎中缪勒氏管的退化。随后的研究发现Amh在精巢的支持细胞和卵巢的颗粒细胞中也有表达,在雌雄配子发生过程中抑制精巢中精原细胞的增殖和卵巢中原
学位
在如今全球竞争的市场格局下,研究消费者全球化与本土化品牌偏好是学者与营销实践者密切关注的问题。虽然学者们对全球化与本土化品牌偏好这一领域展开了大量研究,但从身份视角,尤其是从全球化——本土化身份这一较为新颖的视角展开的研究还停留在较浅显的阶段,对作用机制缺乏探讨,也未对某些影响品牌偏好的情境因素做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本研究聚焦于回答以下问题:消费者全球化——本土化身份对消费者品牌偏好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青稞是藏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保证藏区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因此,青稞育种工作在解放初期就已全面开展,近70年来,选育出了一百多个优良品种,有力的推动了青稞总产、单产的提高。随着藏区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以及青稞精深加工的开展,市场对优质青稞的需求激增,优质也逐渐成为青稞育种的重要方向。β-葡聚糖具有降血脂、调控血糖、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因此,高β-葡聚糖含量是优质青稞品种选育的热点方向,但是优异种
金属性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MTMDCs)因其优异性能而获得广泛关注。作为金属性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MTMDCs)的一员,二硫化钽(TaS2)是一种典型的电荷密度波(CDW)材料,在低温诱导下,发生晶格畸变,可经历从金属态到绝缘态的转变。这种具有新奇物理效应的TaS2二维原子晶体为研究凝聚态物理新现象与规律提供了独特的材料。本论文利用改进的CVD方法成功制备1T-TaS2二维原子晶体,并对热力学和动
学位
MgO/Mg-Zn-Ca复合材料由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必须的Mg、Zn、Ca元素组成,从源头上保证了其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而且合金中各组元以及第二相都可以在体内完全降解,这使得Mg-Zn-Ca合金成为骨折内固定用可降解镁合金领域极具潜力的材料之一。为了进一步拓展MgO/Mg-Zn-Ca复合材料骨折内固定领域承重部位的应用,进一步优化MgO/Mg-Zn-Ca复合材料组织性能,发展兼具较高屈服强度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免疫炎性疾病,病情易反复,常迁延难愈。OLP的主要病理表现为口腔黏膜固有层内T细胞带状浸润和角质形成细胞凋亡。OL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量研究表明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在OLP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细胞自噬是一种主要的细胞内溶酶体降解通路,在T细胞活化、增殖、凋亡及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