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切刻内切酶的DNA分子锁

来源 :大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1108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也随之而来。科技的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伴随而来的还有信息安全的问题。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安全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实现信息的安全保护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飞速发展的纳米技术展现出了优良的特性,为新型纳米分子设备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利用这种强大的纳米技术来开发新型的分子信息安全保护装置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众多的纳米操控技术中,切刻内切酶作为一种特殊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具有独特的切刻能力。该酶能够对DNA双链中的识别域进行特异性识别并对特定位点进行切刻,从而能够抑制或者促进反应的进行。该酶独特的酶切特性为逻辑运算模块以及DNA分子锁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因此,在本文中,对基于切刻内切酶的逻辑运算模块以及分子锁的构建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具体工作如下:一、基于切刻内切酶的逻辑运算模块及其分层操控。在该逻辑运算模块的设计中,首先对三种切刻内切酶的切刻特性进行了探究,同时基于切刻内切酶的切刻特性设计并实现了三种YES-YES级联电路。随后,又对切刻内切酶切刻后底物的级联特性进行了探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切刻内切酶的YES-AND级联电路。该级联电路的构建能够在切刻内切酶的作用下实现分层操控,从而执行正常的逻辑操作。二、抑制模块的协同操控与分子锁的实现。为了构建高安全性的DNA分子锁,本研究构建了一系列的Inhibit逻辑电路,来探究不同输入组合的酶对抑制模块的协同操控。通过该逻辑电路的构建,保证了不同输入组合的酶对于反应的抑制或者促进,为分子锁模块中密钥的设计奠定了基础。随后,利用上述研究中所探究的酶切特性,构建了基于切刻内切酶的DNA分子锁。在该分子锁中,只有输入正确组合的切刻内切酶时才能够使DNA分子锁执行正常的功能。当输入错误的切刻内切酶时,DNA分子锁将会被判定认为处于失控状态,此时该分子锁会进行自毁从而无法正常打开。该机制的提出为实现信息安全保护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交通工具智能化是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驾驶车辆的研究和普及能够极大地缓解因传统机动车辆数量急剧上升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车辆尾气造成的污染、道路扩张带来的土地资源紧张以及交通事故等。在自动驾驶研究领域中,由于强化学习善于解决序贯决策问题,备受自动驾驶研究人员的青睐。本课题专注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优化,并依托于智能驾驶任务予以验证和对比分析。针对深度强化学习需要大量的探索试错导致学习效
学位
环境气象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气象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了一些负面影响,如雷暴灾害。雷暴灾害作为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广泛的气象灾害之一,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历史的雷暴灾害数据,来发现气象数据中蕴含的潜在信息,并根据合适的气象因子进行准确的雷灾预测已然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目前,雷灾文本聚类方法仍然存在着由于聚类结果不可靠而导致无法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信息的问题;且
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产生海量的数据,如何高效且低成本的存储数据成为一项难题。由于DNA具有高密度和耐久性的特点,DNA存储成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DNA数据存储是将数据编码为DNA序列,再由DNA序列解码为数据的过程,是以DNA分子为信息载体进行数据存储的一种新型存储方式。DNA存储中数据的写入是将二进制信息通过编码规则转换成碱基序列,数据的读取由测序技术读取信息。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密切关注DN
在数据激增的今天,传统计算机在数据存储和运算速率等方面达到了极限。DNA计算机凭借体积小、运算量大、存储能力强的优势进入人们的视线。DNA计算作为DNA计算机中主要的运算方式,是一种以分子生物技术为基础解决复杂问题的新方法。DNA计算的研究为科研人员开发分子计算机奠定有力的基础,并为DNA智能计算机提供一条很好的实现途径。DNA计算的核心是分子杂交反应,而提高分子杂交的准确性需要高质量的DNA编码
目的:基于影像学及免疫组化参数,探讨双源双能量增强CT碘图相关参数预测纯磨玻璃样肺腺癌的浸润性及与MVD、Ki-67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并行胸部双源双能量增强CT扫描的43例患者共65个pGGNs病灶,分为两组:浸润前病变组和浸润性肺腺癌组。观察与研究内容:(1)分析CT平扫图像参数,包括pGGNs形态学特征和定量参数(长径、CT值);分析双能量CT碘图参数,分别在动、静脉期测
目的:探究纤维原样蛋白1(Fibrinogen like 1,FGL1)调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筛选NSCLC转移风险和疗效评估的生物标志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公共数据库预测:分析FGL1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无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