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文写作是初高中作文教学的结合点,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高考作文更为偏重议论文体,记叙文写作往往为教师和学生们所忽视。记叙文写作要求学生能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作过程中的立意、构思、选材、结构安排、描写等环节也对写作者有较高要求。因此,记叙文写作其实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非常重要。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记叙文写作教学重操作技巧的学习,忽视学生表达的个性化培养,作文的套路化、刻板化、虚情假意等弊端充斥于学生的习作之中。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序列化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不容否认的是目前记叙文写作教学序列化研究中存在着两种突出的矛盾:一是如何实现科学性和个性的统一;一是如何实现人文性和知识性的统一。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将作文教学序列构建推进到更高的层次。在此,本研究依据教育心理学、写作学理论、现代教学序列理论和审美心理学等理论,尤其是在范本教育和生命化教育理论指导下,试图对记叙文写作教学序列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答。本文依据范本教育理念对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科学性予以新的阐释。高中记叙文写作的过程其实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科学的逻辑推演过程,其科学性毋宁说是指对标准化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标准却不是那种僵死的规律,它犹如是各种书法名帖中所隐然透露出的蕴含鲜明个性的某种共性。历代书法名家的字体都是个性鲜明的,但同时无论是在运笔还是结构等方面又是存在相通之处的。这种相通之处即是书法艺术的“标准”。此种标准是虚灵的,是以个性的方式显现自身的共性。据此,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更应注意通过优秀的范本启发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标准”有所体悟,在模仿中强化这种认识,最终学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来传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以实现共性(科学性)和个性的统一。此外,依据生命化教育的理念,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并不是最终目的,通过知识的掌握来体悟蕴于其中的智慧,进而将这种智慧落实在自己的生命践履之中,涵养一种高尚的情操,将其生命化、内在化。这样知识、智慧、人格涵养就成为了教学中的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知识受授最终指向的是人文情操的培养,以此实现了人文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本人提出了一种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序列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