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钙、磷及锰水平对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狐是珍贵的特种经济动物,其毛皮性能优良,可制作各种高档裘皮产品。矿物质营养是动物机体不可或缺的一类营养物质,其中钙、磷和锰是动物机体必需的矿物质营养,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参与骨骼发育并且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密切相关。毛皮动物蓝狐钙、磷和锰营养研究报道很少,适宜我国本土化的蓝狐各个不同生理时期的钙、磷和锰适宜需要量没有标准。此外,钙、磷和锰对蓝狐生产性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尚不明确,评价蓝狐钙、磷和锰营养生物学利用率的敏感指标有待探讨。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饲养试验、屠宰试验及转录组学方法评估饲粮钙、磷和维生素D3水平对育成期和冬毛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生化指标和毛皮质量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饲粮锰来源和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为科学合理搭配蓝狐日粮,确定适宜的钙、磷和锰添加水平提供科学支持。试验一饲粮钙磷及维生素D3对育成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135只60日龄育成期的蓝狐公狐(平均体重±标准差,1.93±0.27 kg)随机分成9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钙磷比恒定为1.5/1,9组饲粮分别包含3个钙水平0%、0.4%和0.8%,和3个维生素D3水平1000、2000和4000IU·kg-1。基础饲粮中钙与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0.8%与327 IU·kg-1。所以9种饲粮的钙与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0.8%与1327 IU·kg-1、0.8%与2327 IU·kg-1、0.8%与4327 IU·kg-1、1.2%与1327 IU·kg-1、1.2%与2327 IU·kg-1、1.2%与4327 IU·kg-1、1.6%与1327 IU·kg-1、1.6%与2327 IU·kg-1、1.6%与4327 IU·kg-1。试验预饲期10 d,试验期60 d。该部分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钙磷和VD3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维生素D3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的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2)钙的水平对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有正向线性影响(P<0.05);(3)随着钙添加水平的升高脂肪消化率先升高后降低(P<0.05);(4)钙水平线性增加了净蛋白利用率但降低了钙磷的消化率(P<0.05);(5)饲粮钙和维生素D3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的食入氮、氮沉积、净蛋白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高剂量的钙对维生素D3在氮沉积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上有相互促进作用(P<0.05);(6)在粪磷方面,高剂量的钙对维生素D3有拮抗作用(P<0.05)。育成期固定为1.5/1的钙磷比条件下,育成期蓝狐饲粮中添加钙0.4-0.8%、维生素D32000 IU·kg-1时即总钙1.2-1.6%、维生素D32327 IU·kg-1较为适宜。试验二饲粮钙磷及维生素D3对冬毛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135只120日龄冬毛期蓝狐公狐(平均体重±标准差,4.03±0.25 kg)随机分成9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钙磷比恒定为1.4/1。9组饲粮钙与维生素D3水平同试验一。试验预饲期10天,试验期87天。该部分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钙磷和维生素D3水平对冬毛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和皮张的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钙水平的增加冬毛期蓝狐的生长性能线性下降(P<0.05);(2)钙水平降低了营养物质消化率(P<0.05);(3)钙水平提高了粪钙粪磷含量降低了磷的消化率(P<0.05);(4)饲粮钙磷和维生素D3的交互作用对钙磷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5)随着饲粮钙添加水平的增加,蓝狐体长显著降低(P<0.05),饲粮钙添加水平为0%时,蓝狐体长最大;(6)维生素D3水平对蓝狐体长和皮长均无显著影响(P>0.05);(7)随着饲粮钙添加水平的增加,蓝狐胫骨钙含量显著提高(P<0.05),饲粮钙添加水平为0.8%时,蓝狐胫骨钙含量最高;(8)维生素D3水平对蓝狐胫骨灰分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9)饲粮钙的添加显著降低了心脏和肝脏指数(P<0.05)。冬毛期固定为1.4/1的钙磷比条件下,冬毛期蓝狐饲粮中添加钙0-0.4%、维生素D31000 IU·kg-1时即总钙0.8-1.2%、维生素D31327IU·kg-1较为适宜。试验三饲粮钙磷对蓝狐骨髓影响的转录组学分析以本试验冬毛期蓝狐维生素D3最适宜添加量为1000 IU·kg-1的结果为依据,选取试验二中维生素D3添加量为1000 IU·kg-1时3个钙水平0%、0.4%和0.8%的每组3只蓝狐为研究对象。饲养试验结束后,屠宰,取胫骨的骨髓进行转录组测序及分析。该部分试验旨在揭示饲粮钙磷对蓝狐生产性能影响的部分分子机制。结果显示,对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包括与NR、Swiss-Prot、KEGG、COG、KOG、GO和Pfam数据库的比对,共获得32,499条Unigene的注释结果。基于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识别差异表达基因。利用edge R的程序分析,其中两个参数分别为FDR=0.05和FC=2,结果发现转录组中有差异基因1085个,其中上调基因650个,下调基因435个。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模式聚类、功能注释以及富集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GO数据库的样品组间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发现RNA-引导的DNA生物合成过程、果糖1,6酮糖代谢过程、甘油分解过程、液泡质子转运V型ATP酶复合物组装等功能是富集分析中显著性最高的几个功能。在COG分类图中差异基因多与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周转和分子伴侣等功能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信号通路上富集的基因最多。利用q PCR法对10个基因表达水平验证。结果表明q PCR法与转录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试验四饲粮不同锰来源及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产性能的影响在确定钙磷添加量的基础上,试验分为7组,设2种锰源(硫酸锰和氨基酸螯合锰)和3个锰水平(20、40、60 mg/kg),1个对照组,选择56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雄性蓝狐7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蓝狐,探讨锰水平和锰源对蓝狐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锰添加水平增加,育成期蓝狐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干物质摄入量及干物质消化率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60 mg/kg有机锰添加组的粗蛋白、粗脂肪和P消化率最高(P<0.05),但与有机螯合锰40 mg/kg添加组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发现育成期固定为1.5/1的钙磷比条件下,育成期蓝狐饲粮中添加钙0.4-0.8%、维生素D32000 IU·kg-1时即总钙1.2-1.6%、维生素D32327 IU·kg-1较为适宜。(2)冬毛期固定为1.4/1的钙磷比条件下,冬毛期蓝狐饲粮中添加钙0-0.4%、维生素D31000 IU·kg-1时即总钙0.8-1.2%、维生素D31327 IU·kg-1较为适宜,能提高蛋白质和磷的利用率降低粪钙和粪磷的排出量,从而改善环境。(3)饲粮钙磷水平影响蓝狐生产性能分子机制中,功能基因涉及RNA-引导的DNA生物合成过程、果糖1,6酮糖代谢过程、甘油分解过程、液泡质子转运V型ATP酶复合物组装等;(4)蓝狐育成期饲粮1.5/1的钙磷比条件下,总钙为1.40%时,有机锰的适宜添加量为40mg/kg。
其他文献
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船舶制造业及大型石油钻探运输业的需求,作为船舶及钻探用管结构件关键材料的钛合金逐渐受到重视。基于冶金学原理,国内先后研制和发展了较多型号的新型钛
女性观剧是女性参与戏曲活动的一个重要面相,举凡与女性观剧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均属本文研究的范畴。女性观剧现象既增添了戏曲接受的女性视角,又丰富了古代妇女研
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对象。陕西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景观基
犬圆环病毒(Canine Circovirus,Canine CV)是一种新型病原体,与犬出血性腹泻、血管炎、肉芽肿性淋巴结炎、急性胃肠炎等疾病相关。虽然近年来Canine CV在南方地区已经被发现
道德提升感是个体看到高尚道德行为时的情绪反应倾向或积极的情绪体验。已有研究发现道德提升感可以有效促进捐助、利他、志愿服务等道德行为,但其机制尚不清楚。道德敏感性是个体识别情境道德问题的能力,由道德价值优先的倾向性道德敏感性、感知环境道德信息的情境性道德敏感性两部分组成,是产生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因而,考察道德提升感对道德敏感性的影响机制,对理解道德行为偏差,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
黄花苜蓿是豆科多年生牧草,抗低温能力强于紫花苜蓿,是苜蓿抗寒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试验以呼伦贝尔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cv.Hulunbeier)为材料,探讨其在低温胁迫下细
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秸秆等农牧废弃物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可同时解决农村能源供给和环境污染问题。现阶段我国反应器多采用中温发酵方式(35℃左右),而各地区全年多数月份气温
干旱胁迫已成为限制吉林省玉米产量提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干旱可以影响玉米从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产生籽粒的整个生长周期,造成玉米产量的损失。因此,挖掘控制玉米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资源开采及初加工作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所开采的资源主要为自然资源当中的能源资源。资源型城市为支撑我国能源供应,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维护我国数以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目前引起我国新生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该病原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引发新生仔猪以呕吐、腹泻、脱水、体重减轻以及高病死率为特征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