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日东海油气争端及解决途径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p_d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东海争端由来已久,最近几年,由于东海油气的勘探和开采,使中日东海争端有加剧之势。东海是一片由中、日、韩三国领海环绕形成的半封闭海域,蕴藏丰富资源的东海大陆架位于三国之间,是中国大陆架领土的自然延伸。由于东海最宽处仅为360海里,如中日各自划定200海里海洋专属经济区,难免会发生重叠。因此,中国对日本提出的中日间海洋专属经济区依据海岸“中间线”来划分的主张不予认可,坚持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认为中日间海洋专属经济区分界线应在冲绳海槽一带。这两种不同的划分主张和原则,形成各自主张的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差约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浙江省的面积。 中日两国同属能源需求大国,能源对两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海的油气资源对两国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加上东海油气争端在法律上的双重性,即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之争,使中日东海争端的解决前景显得扑朔迷离。 本文试图对中日东海油气争端进行分析透视,阐明中日东海油气争端之所以如此难以解决是因为其中包含了领海、主权争端以及政治关系恶化等原因,并针对目前学术界在东海油气争端上就事论事的态度,本文以自己的分析视角,提出看法。 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日东海油气争端及解决途径:1、分析中日东海油气争端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根据中日目前对能源的需求现状,提出东海资源对中日两国的战略意义。 2、对中日东海油气争端进行法理、政治与共同开发方案分析。论证中国在中日东海问题上的主张是符合国际法准则的;在进一步对中日东海争端的解决进行政治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中日关系的发展决定着中日东海争端的解决;论述当前中日在东海油气共同开发上存在的分歧与矛盾。 3、分析四个影响解决中日东海油气争端的因素,包括:日本在中日关系核心问题上缺乏正确的态度,使中日合作失去基础;日本媒体的炒作为中日关系制造紧张气氛,阻碍争端的解决;中日东海合作开发资金及利益划分的不明确和中日东海油气争端中美国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中日东海油气争端的解决可以参考澳—印尼争端海域和中越争端海域的解决方法,通过保持克制,和平谈判的方法,谋求“双赢”的局面。最后,笔者认为中日东海油气争端的解决最终会有三种可能性:一是双方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海洋资源;二是双方通过协商,划定海域界线;三是在双方无法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可能将中日东海问题提交国际法庭仲裁或接受司法解决。无论如何,只要中日两国政治领导层本着务实和积极的态度,中日东海争端最终都会得到和平得解决。
其他文献
交通与老百姓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笔者以为,交通新闻报道要出“绝活”,需要从“独特”入手.
我与《劳动保护》缘笃情深,《劳动保护》让我一生受益匪浅。记得那还是1990年夏天,作为刚刚进入劳动安全监察队伍的一名新兵,我第一次读到《劳动保护》杂志。当时的杂志,还是
摘 要:音乐是陶冶情操的方法之一,它不但能给人快乐,还能让人发现、感悟美。大多数初中生都很喜欢音乐,但是他们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因为音乐课的上课方式、课本上的曲目等都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新课改不仅给初中音乐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改善初中音乐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音乐教学;能力提升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派系是当今农村社区研究的一个新兴热点,也是当代研究者学术探索勇气不断提升的一个具体体现。从过去对客观存在于农村的派系讳莫如深,到现在承认它,并且去研究它,本身就是巨大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化,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个人和国家的重视。在涉外消费法律关系的发生成为一种经常现象,涉外消费纠纷不断发生的条件下,如何有
有时,一本书、一册杂志,就能传递一份信念,激发一个志向、砥砺一种品格.《劳动保护》杂志之于我,正是如此.它如师如友,伴随着我从大学时期到工作至今.rn在改革春风劲吹的20世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加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建设,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门信息化人才,也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
样品0.500 0~1.000 0 g与活性炭0.15g和捕集剂氧化镁-氧化锌-碳酸钠(质量比为1:2:3)的混合物3 g充分混匀,并于750℃焙烧1h,使样品中硒和碲分别生成各自的钠盐.加水50 mL和几滴
再审程序又称为审判监督程序,非常救济程序,是刑事诉讼法修改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前司法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广为学界所关注,目前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强调无论在事实
少林寺凝聚了世界对中国的各种好奇。抓住难得的三天拍摄时间,摄影家王瑶将自己对少林精神的理解与领悟通过影像传达出来。她希望自己的这组照片使人们对少林寺产生好奇心,进而去翻找它的历史,感悟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王瑶是“出名要趁早”的范本。5岁开始学习摄影,11岁拍的《穿着新制校服上学去》(《开学了》)获1981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17岁当选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社长,同年举办个人摄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