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雪》——谷崎润一郎古典美的世界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feb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坐标性人物。他曾狂热地崇拜西方唯美主义,并将西方唯美主义者“唯美”和“颓废”的风格巧妙地移植到日本本土文学上,创作出极具特色的谷崎文学——对传统生活、伦理道德的反叛,在官能刺激中寻找快乐;将恶与美完美结合,为世人呈现一个独特的美学世界。可是对这种耽于官能与肉欲的刺激和对美极致疯狂追求,致使谷崎润一郎在后期文学创作中遇到瓶颈。在移居关西,接触到日本自然景色和日本传统文化后,发现日本传统古典美,渐渐褪去官能享乐的热情,在西方文明和日本本土文化的撞击和矛盾中思考和探寻着出口,在两种矛盾得以调和后,谷崎完成巨著《细雪》。   《细雪》在日本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然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诸多学者分别从叙事角度、人物性格、关西风情等方面对谷崎审美风格转变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系统地对谷崎呈现的日本传统古典美的深入分析和研究颇少。本论文根据谷崎润一郎早期和后期的作品,分析谷崎自身作品风格的转变,通过对《细雪》这一文本的细读,拟将小说中主人公莳冈家四姐妹的性格和关西的风土人情进行系统分析,以及从古典文学《源氏物语》对谷崎的影响,粗浅探讨谷崎在《细雪》中呈现的日本古典美,探寻谷崎对日本传统古典美回归的足迹,寻找谷崎后期作品的文学思想和精神意义。即谷崎对美的重新认识——不只是官能的感受和享乐,而是关注了生活的意义。对美和生活的结合,从生活中挖掘出对时代和战乱超越的精神之美。找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之美,这种巨大转变弥补了谷崎早期作品对精神层面的欠缺,并在对日本古典美的回归和执着地追寻美中深化了美的含义。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随着教育学领域对教师研究的转向以及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了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探索。其中,国外学者Elbaz、Connelly和Clandinin等人的研究成果受到
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国民的语言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表现,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纷纷加强了本国的语言规划工作,制订符合国
1一帘出梦1.分析:首先我们对石头的“势”进行分析。石形偏圆,右边线条饱满些,但还不能完全决定石势。那么再看画面的“势”。生活中我们知道,树叶一般不是直直坠落的,是打着
天鹅处女型故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故事的主要情节大致是讲天鹅女(或雀鸟、孔雀等)飞临人间洗浴被凡间男子(或是猎人,或是樵夫等)发现,男子藏匿天鹅女羽衣,强迫与其结合,最后天鹅女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初审通过成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苏教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唐诗宋词选读》,插图种类繁多,颜色五彩缤纷,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无论是形
清儒朱珔撰《文选集释》二十四卷成于道光年间,是清代整理《文选》的重要资料。笔者认为,它的出现是历代选学研究成果宏富、清代治学风气严谨、朱珔个人学术追求三方面结合的
《史记》和《汉书》是中国正史二十五部中的前两史。《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在《史记》之后产生,并且袭
本文选取了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他笔下浓缩一类人物本质特征的典型形象“福尔赛”进行分析,从而揭示高尔斯华绥作品所具有的现实主义
当代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由于“全球化”观念与时势变化的影响和作用,不同的文化及价值观不可避免地相互
从整个的艺术发展历史来说,理查德·沃尔海姆的艺术定义理论——艺术品即物理对象假说,为究竟何为艺术这个千古不衰的艺术和审美命题,增加了一种新的探讨的渠道,实现了一种新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