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胰腺炎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行手术治疗的121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全部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为慢性胰腺炎。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术后病理和随访结果。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单纯引流组、胰腺切除组和联合组,并对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术前一般情况所有患者均为慢性胰腺炎初次手术治疗患者,共121例。其中男性91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范围12~75岁,平均年龄49.6±11.8岁。临床症状包括腹痛96例、腰背痛31例、腹泻21例、体重下降35例和黄疸20例,10例患者无任何症状,因体检发现胰管结石就诊。合并糖尿病43例、高血压病25例。既往有长期吸烟史48例,长期饮酒史45例。18例患者既往有胆囊切除史。2.术中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患者平均手术时长225.4±91.0 min,术中出血量100(100,300)ml,19例患者术中需输注红细胞悬液,平均输注3.9±1.9 u。17例患者术中输注血浆,平均输注487.6±188.9 ml。25例患者行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50例患者行胰腺切除手术,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5例、远端胰腺切除12例、全胰切除2例及中段胰腺切除1例。46例患者接受了联合手术方式(胰腺切除+引流术),包括Beger术2例、Frey术23例、Berne术18例和Puestow术3例。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1.4%。包括胰瘘17例(14.0%)、术后出血10例(8.3%)、胃排空障碍7例(5.8%)、乳糜瘘6例(5.0%)、切口感染4例(3.3%)、腹腔感染5例(4.1%)和二次手术2例(1.6%)。胰腺切除术组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46.0%vs 15.2%,P=0.002)、术后出血风险(14.0%vs 0%,P=0.008)高于联合手术方式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病理及生存随访121例患者中,91例获得有效随访信息,中位随访时间43.5(26.8,68.5)月。术后病理显示6例(5.0%)患者为CP合并恶性变,术后随访3例失访,2例死亡,1例仍存活,目前已存活38个月。另有2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发生恶变,1例患者接受正规姑息性化疗,已死亡,存活时间18个月。另1例患者未获得随访信息。另有6例患者在随访过程发生死亡。4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评估患者的总体疼痛评分0(0,11.25),96例术前明显伴有腹痛者中,失访及死亡患者26例,在余下的70例患者中,35例(50.0%)疼痛完全缓解,30例(42.9%)疼痛有较大程度缓解,但仍有慢性腹痛,4例(5.7%)患者腹痛较前有所缓解,但缓解不明显,1例(1.4%)患者术后无明显缓解。另有5例患者术前无腹痛,术后出现慢性腹痛。在访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80.0(80.0,90.0)。术前无糖尿病者78例,获得随访58例,术后新发糖尿病15例。43例患者术前有糖尿病,获得随访25例,9例术后较前加重。获得随访患者中有71例患者有术后脂肪泻,新发脂肪泻37例,其中33例患者使用胰酶替代治疗。接受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总体疼痛评分存在差异趋势(P=0.055),进一步进行组间比较,胰腺切除组较单纯引流组疼痛评分更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11.3(0,12.8)vs 0(0,0),P=0.016)。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手术方式治疗CP绝大部分患者能获得较为满意的腹痛缓解和生活质量,尤其对于不伴炎性肿块的CP患者仅行引流手术即可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因此,CP的外科治疗应当以病理学形态为基础,在排除恶变可能后,依据胰腺形态、病灶特点,确定适当的切除范围,引流方式,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最优化的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