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社会参与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在出院后1周、4个月、5个月和6个月时的社会参与水平,并分析中青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不同时期社会参与水平影响因素。研究方法:1.中青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社会参与水平影响因素概念框架的构建。以文献回顾为基础初步拟定概念框架,运用专家咨询法对12名专家进行2轮影响因素删选的问卷调查,最终形成研究的概念框架。2.中青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社会参与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纵向研究设计,于2018年9月-2019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病房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8-64周岁冠心病患者215例。研究者在患者出院前3天开始对其进行访视、向患者解释研究目的、获取患者的知情同意后对其进行人口学资料调查。研究对象出院后,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的方式调查其社会参与水平和影响因素。调查时点:以研究对象出院后1周为T0、以出院后4个月为T1、以出院后5个月为T2、以出院后6个月为T3进行纵向调查。研究工具:一般资料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以及自主参与问卷。其中一般资料问卷包括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社区医疗资源可及性、全面健康素养、疾病相关资料。统计分析方法: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22.0、stata15.1和R语言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社区医疗资源可及性、疾病相关资料)、全面健康素养、医学应对方式情况、冠心病自我管理得分、社会支持量表得分以及自主参与问卷得分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研究对象社会参与水平和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时点研究对象社会参与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索研究对象社会参与水平增长趋势的异质性,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纵向分析研究对象社会参与水平的预测因素。研究结果:1.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专家协调系数在0.213-0.468。最终确定中青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社会参与水平影响因素包括5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2.随访完成情况和社会参与得分情况:本研究最终完成全部时点调查的有效样本215例。社会参与水平总体得分为:T0(73.82士8.73)分、T1(47.62士6.85)分、T2(39.37士8.23)分和T3(24.58士6.36)分。各时点社会参与得分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自主参与问卷为反向计分的量表,研究对象的得分越低,社会参与水平越好,说明研究对象社会参与水平随出院时间的推移逐步改善。潜变量增长模型结果显示,社会参与水平变化趋势受到初试水平和时间因素的影响,分为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3.研究对象各时点社会参与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切口位置进入T0方程,女性的社会参与水平较高,单纯胸部正中切口的研究对象较复合切口者社会参与水平较好;研究对象的日常活动能力进入TO和T1方程,日常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水平正相关;研究对象的执业状况和康复期疼痛评分进入T0、T1、T2的方程,术前在职的研究对象比无业者社会参与水平更高,研究对象康复期疼痛程度和社会参与水平负相关;回避应对和批判健康素养进入T1、T2、T3方程,回避应对和批判健康素养和研究对象的社会参与水平正相关;研究对象的冠心病自我管理水平进入T2和T3方程,冠心病自我管理水平和社会参与水平正相关。研究对象的文化程度、社区医疗资源可及性、全面健康素养、社会支持和各调查时点的社会参与水平均正相关;研究对象的支持利用度和各调查时点的社会参与水平负相关。社会参与水平(TO)的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社区医疗资源可及性(β=-7.526)、疼痛评分(β=7.227)、文化程度(β=-6.194);次要影响因素为性别(β=-5.638)、执业状况(β=-3.101)、切口位置(β=-1.229)、日常活动能力(β=-0.497)、支持利用度(β=1.276)、全面健康素养(β=-0.483)和社会支持(β=-0.454)。社会参与水平(T1)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疼痛评分(β=6.381)、文化程度(β=-5.747)、社区医疗资源可及性(β=-5.614);次要影响因素为执业状况(β=-2.328)、支持利用度(β=2.127)、批判健康素养(β=-0.691)、社会支持(β=-0.425)、回避应对(β=-0.329)、全面健康素养(β=-0.306)、日常活动能力(β=-0.222)。社会参与水平(T2)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社区医疗资源可及性(β=-4.981)、疼痛评分(β=4.958)、文化程度(β=-3.038);次要影响因素为执业状况(β=-2.163)、支持利用度(β=2.144)、全面健康素养(β=-0.941)、批判健康素养(β=-0.476)、客观支持(β=-0.427)、冠心病自我管理能力(β=-0.413)、社会支持(β=-0.314)和回避应对(β=-0.389)。社会参与水平(T3)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社区医疗资源可及性(β=-3.514)、文化程度(β=-1.931)、支持利用度(β=1.402);次要影响因素为、社会支持(β=-0.745)批判健康素养(β=-0.507)、冠心病自我管理能力(β=-0.466)、回避应对(β=-0.357)和全面健康素养(β=-0.287)。4.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结果:潜变量增长模型分析结果:模型的截距(p<0.05)和斜率(p<0.05)反映中青年CABG术后患者社会参与水平个体初始和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社会参与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初试水平以及上一时点社会参与水平相关。进一步使用k-means聚类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的社会参与水平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研究对象的高水平组主要影响因素为时间因素(β=-14.007)、疼痛(β=4.857)、医疗资源可及性(β=-4.243);低水平主要影响因素为时间因素(β=-10.840)、疼痛(β=6.796)和文化程度(β=-3.170)。5.混合线性模型结果显示,对研究对象的社会参与水平起到促进作用的因素有日常活动能力较高(β=-0.330,p<0.05)、社会支持水平较好(β=-0.943,p<0.05)、回避应对水平较高(β=-0.171,p<0.05)、冠心病自我管理及其各个维度水平较高:即日常生活管理(β=-0.277,p<0.05)、疾病管理(β=-0.126,p<0.05)、情绪管理(β=-0.560,p<0.05)、批判性素养得分较高(β=-0.351,p<0.05)和医疗资源可及性较好(β=-0.311,p<0.05)、单纯胸部正中切口(β=-0.847,p<0.05)、在职患者(β=-1.482,p<0.05)对研究对象的社会参与水平起到阻碍作用的因素有:疼痛得分较高(β=1.803,p<0.05)。研究结论:1.本研究专家咨询结果可靠,经专家咨询确定的中青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社会参与水平的影响因素概念框架合理,可谓社会参与水平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依据。2.中青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社会参与水平随出院时间推移逐步提高,患者术后康复不同阶段的社会参与水平影响因素不同。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识别不同时点影响患者术后重返社会活动的促进和阻碍因素,采用动态变化的态度观察和采取干预手段。3.对于中青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疼痛和日常活动能力是影响患者重返社会的重要因素,并且疼痛是患者出院后1周、4个月和5个月社会参与水平影响因素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及早重视患者术后对疼痛的主诉,积极提供患者有效缓解疼痛的措施。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早识别阻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恢复的因素,并促进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提高,这对促进患者重返社会起到积极作用。4.对于中青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患者出院后5个月(T2)和6个月(T5)对患者社会参与水平起到正向引导作用。建议临床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5个月时将患者冠心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纳入考虑,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教育和随访干预。5.执业状况对中青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社会参与水平的影响持续到患者出院后5个月(T2),建议临床工作者在患者出院后5个月内关注非在职患者的社会参与情况,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6.中青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的批判健康素养和回避应对和患者出院后4个月(T1)、5个月(T2)和6个月(T3)时的社会参与水平正相关。建议临床工作者在此时期内尽量通过多种渠道向患者推送疾病管理的相关知识,同时建议患者避免对疾病的过分关注,进而将注意力转移至正常社会活动和个人职的重建。7.中青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的文化程度、社区医疗资源可及性、全面健康素养、社会支持在患者出院后1周(T0)、4个月(T1)、5个月(T2)和6个月(T3)时均和患者的社会参与水平正相关。这提示临床工作者应该持续关注低学历和低健康素养的患者回归社会情况,引导患者的主要照护者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康复进程中。社区医疗资源可及性为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各调查时点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尤其对于社会参与水平较低的患者尤为重要,提示临床工作者应该通过医院-社区联动系统、通过电话、互联网、移动医疗APP随访等多种远程医疗手段,长期持续地进行疾病管理和健康信息的推送,以保障医疗效果的延续,促进患者的社会回归。
其他文献
目的:1.了解上海部分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情况;2.分析上海部分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情况的影响因素;3.帮助社区医生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管理。研究对象和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浦东新区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静安区曹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浦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等5家医
虚拟偶像正在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文娱产业的新热点。技术驱动下,虚拟偶像从最初的虚拟歌手拓展至虚拟主播以及人工智能虚拟偶像,样态日益多元。后现代消费主义粉丝文化狂潮下,偶像粉丝生态呈现拟象化趋势,为虚拟偶像的兴起提供了文化土壤。相比真人偶像,在技术想象力下,虚拟偶像更真诚、全能、专属、亲密。然而虚拟偶像的价值实现需要技术支撑,未来的虚拟偶像应当借助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成为能够实现沉浸式交互的智能化人格化
目的:心搏骤停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亚低温已成为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最佳复温速率及复温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Sprague-Dawley大鼠窒息性心搏骤停亚低温治疗后的最佳复温速率及其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诱导SD大鼠窒息性心搏骤停5 min,自主循环恢复后随机分为以下组:(1)常温组(37.0±0.5°C);(2)亚低温不复温组(34.0°C
目的:评估内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胸腔镜射频消融联合导管消融)治疗难治性心房颤动(难治性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初步总结治疗经验。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行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的难治性房颤(包括多次导管消融失败的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以及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共2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63±11岁,房颤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3年。手术包括外科胸腔镜射
背景与目的:心脏衰老(aging)是心脏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细胞衰老(cell senescence)是心脏衰老及衰老相关心脏疾病的重要机制。我们前期工作发现自噬相关基因Uvrag缺失导致年龄相关心肌病,但细胞衰老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主要研究Uvrag基因缺失对心脏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与结果:使用3月龄和8月龄野生型和Uvrag基因缺失小鼠作为研究对象。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结果显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在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表型转化和静脉血栓后管壁重塑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1.临床获取人血栓性和非血栓性浅静脉标本,应用Agilent基因芯片技术分析细胞外基质,SMC表型表达相关分子,细胞因子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RT-PCR、Western-Blot、ELISA和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在基因转录、蛋白表达、组织定位等水平
目的:本文为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血压变异性及同型半胱氨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及老年科住院,且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60岁)94例,根据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维生素D水平缺乏组(25(OH)D<20 ng/m L,n=49)与维生素D水平正常组(25(
背景与目的世界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增龄和衰老(aging)必然导致老年人系统功能逐渐减退和患病机会增加,而有时“疾病与健康”不易区别。在老年人中,存在一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状态称为衰弱。衰弱不同于衰老,其特征是机体多种生理系统功能下降,整体脆弱性增加,表现为对应激源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引起多种不良后果,如脏器功能恶化、住院次数增加和死亡等。同时衰弱也具有潜在的可逆性,因而在衰老的老年人群中及时发现
聚焦超声是将高能量的超声声束聚焦在病灶组织以形成热消融损伤,作为一项非侵入的微创治疗技术,由于其安全有效和可重复性等特点,在临床上有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子宫、乳腺和前列腺等部位的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聚焦超声系统的核心模块有:信号发生模块、驱动放大电路、相位控制模块、阻抗匹配电路、换能器阵列、治疗运动机构、水处理等。随着技术的发展,聚焦超声系统朝着强功率和集成智能化两个方面不断发展,同时对系
本文研究了家庭护理服务公司面临的家庭护理人员的调度问题。家庭护理人员的调度问题是路径优化问题的扩展,有其特有的约束和特点,如客人和服务人员的偏好、服务的连续性、时间关联性约束等。随着社会对于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家庭护理服务市场的竞争也日渐激烈,目前多数家庭护理服务公司手动安排服务,不仅效率不高且无法最小化公司的成本,因此高效地进行人员调度并且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