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生隐杆藻藻蓝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_l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藻蓝蛋白(phycocyanin,PC)是藻胆蛋白的重要组分,主要存在于蓝藻、红藻、隐藻和少数一些甲藻中,是这些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捕光色素之一。研究表明,藻蓝蛋白具有众多医疗保健功能,比如抗炎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功效。藻蓝蛋白的这些属性,使它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藻蓝蛋白具有如此多的生物学、医学用途,使其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本实验以盐生隐杆藻藻为实验材料,建立起一套高效、简便的藻蓝蛋白分离纯化工艺纯化盐生隐杆藻藻蓝蛋白。在试验中我们探讨了藻蓝蛋白的高效纯化方法,并进行了藻蓝蛋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运用条件比较温和的反复冻融法来破碎细胞,既保证了藻体的充分破碎,又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藻蓝蛋白的变性。通过优化藻蓝蛋白的层析条件,不仅提高了藻蓝蛋白纯度,而且大大提高了藻蓝蛋白的纯化速度,简化了纯化中的步骤。   经过磷酸缓冲液反复冻融法提取、硫酸铵分步沉淀和DEAE-Sepharose FastFlow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盐生隐杆藻藻蓝蛋白(AH-PC),其纯度(A620/A280)达到4.58,最终得率为52.65%。纯化的AH-PC最大吸收峰为620 nm,其室温荧光发射峰为646 nm,SDS-PAGE电泳显示其α和β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为17218 Da和20844 Da,分子排阻HPLC测得其分子量为76158 Da,表明其在pH7.2下是以(αβ)2二聚体状态存在于溶液中。   稳定性实验表明,黑暗、pH5~8以及0~2 M NaCl等条件下AH-PC是稳定的。抗氧化实验显示,不同浓度的AH-PC组分对过氧化氢自由基均有一定程度的清除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率随之增加,在20~100μg/mL的剂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剂量关系。温度和pH对AH-PC的稳定性都有影响,但对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的影响却不尽相同,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这些实验结果将为开发利用AH-PC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已成为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患之一。保护肝细胞、减轻或阻止肝损伤,不仅可阻止肝功能的进行性损害,同时也可以逆转肝纤维化和
该文对混合信号电路的衬底耦合噪声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完成了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在基于器件模拟的基础上,扩展泊松方程和连续性方程的小信号等效电路到二维空间,进行N阱-
该文简要介绍了数字化X-ray摄影的意义、分类、目前的研究进展和a-Se薄膜在数字化X-ray静电摄影中的重要应用,详细探讨了在X-ray照射下对a-Se薄膜光衰效应、辐射光电阻和辐射
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结合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后,可传导多条信号通路。它们介导细胞增殖、存活、分化、迁移、黏附和化学趋向等一系列生物过程。巨大数目的突变
目前对于高频放电的原理科学家并未达成共识,而且关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中E-H模式转换过程中腔室内等离子体分布演变情况的研究也并不多见。在
该系统除具有和扩大以往各型声显微镜的功能外,最主要一点是系统中采集并保存被检测样品的完整矢量回波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技术,从中提取被测样品的各类特征进行识别,并对特
利用多源有机分子气相沉积系统,采用红光搀杂材料DCJTB制备了结构为ITO/NPB/(ALq:DCJTB)/LiF/Al的普通双层结构的红光器件,与之进行对比,应用空穴阻挡层材料BCP制备了结构为I
该课题结合某雷达型号,实现了高、中频接收机硬件电路系统,研究了高、中频雷达接收机全系统仿真技术及软件无线电数字化接收技术在雷达接收机中的应用.高、中频接收机仿真将
在Ⅳ到Ⅵ族半导体化合物中,硫化铅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很小的直接带隙(0.41eV,300K),较大的激子玻尔半径(18nm)与非线性光学系数,良好的红外光敏特性等。在电子器件和红
论文设计的微处理器核参考了ARM公司的ARM7TDMI,在指令集上和它兼容.通过对RISC结构微处理器的研究,论文设计中采用了取指、译码、执行、回写四级流水线结构.指令集中部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