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新球蜜荔’和’大丁香’ 2个荔枝品种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新球蜜荔’(XQTD)和’大丁香’(DDXTD)接种在 TD(MS+O.1 mg/L NAA+0.5 mg/L TDZ+0.1 g/L 肌醇+0.4 g/L 水解乳蛋白(LH)+100 ml/L 椰汁+60 g/L 蔗糖+10 g/L琼脂)培养基与’新球蜜荔’接种在TX(MS+0.1 mg/L NAA+5 mg/L ZT+0.1 g/L 肌醇+0.4 g/L 水解乳蛋白(LH)+100 ml/L 椰汁+60 g/L 蔗糖+10 g/L琼脂)培养基(XQTX)上各培养物体胚发生过程中的组织细胞学、抗氧化酶与多胺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主要糖代谢相关组分、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XQTD从6 d开始变褐,9 d时观察到球状凸起,石蜡切片中观察到球形胚结构,12~21 d时观察到球形胚、心形胚和鱼雷形胚等不同形态体胚;而DDXTD从9 d开始逐渐变褐,15~21 d时石蜡切片中能看到少量的球形胚和心形胚。XQTX在第12 d时观察到有完整原形成层的球形胚,21 d时石蜡切片中观察到子叶形胚。2个荔枝品种的体胚发生过程中都观察到内起源和外起源两种起源方式,体胚发生均为单细胞起源,都经历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等相似的发育过程。2.XQTX、XQTD和DDXTD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都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第6 d,9 d~12 d时,XQTD与XQTX的蛋白含量积累回升,而DDXTD没有。三者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变化类似且差异不大。三者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都呈先升后降,而DDXTD在培养过程中都高于XQTD与XQTX。三者的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变化都呈先降后升,在体胚发生时期0 d~6 d里,DDXTD的PAO活性下降幅度低于XQTD,且在培养过程中DDXTD的PAO酶活性也低于XQTD。3.XQTX、XQTD和DDXTD中生长素(IAA)含量变化都呈先升后降,在培养中DDXTD都远高于XQTD与XQTX,DDXTD与XQTD的峰值都出现在第6 d,而XQTX出现在第12 d。XQTD与XQTX的激动素(KT)含量基本不变,而DDXTD则呈稍微上升,并DDXTD高于XQTD与XQTX。XQTD与DDXTD的玉米素(ZT)含量变化基本不变,XQTX的ZT含量变化呈先升后降,在培养前期远高于XQTD,但三者的ZT在培养后期含量都较低,但DDXTD最低。XQTD与XQTX的水杨酸(SA)含量变化都呈先升后降,而DDXTD呈缓慢上升,三者的SA含量在培养前期都较低,不过XQTD在培养第15 d出现一个高峰,并高于DDXTD与XQTD,而XQTX与DDXTD仍处于低水平。XQTD与DDXTD的赤霉素(GA3)含量都呈不断下降,XQTX呈先降后升,不过在培养18 d前,XQTX都低于XQTD,随后XQTX反超XQTD,而DDXTD在0 d时高于XQTD,但其余时间两者含量相近。三者的乙烯释放量在培养过程中变化都不大,且保持在低水平。4.XQTD与XQTX的淀粉含量都下降,而XQTD高于XQTX,但在培养第18 d时XQTX淀粉含量上升,并高于XQTD,DDXTD的淀粉含量先降后升再降,从培养第9 d开始就高于XQTD。XQTD与XQTX的蔗糖含量先升后降,两者的峰值都出现在第6 d,不过XQTX高于XQTD,DDXTD的蔗糖含量先升后降再升,并在培养6 d到12 d中都低于XQTD。XQTX、XQTD和DDXTD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都持续上升,且XQTD与XQTX的葡萄糖与果糖含量在培养中都相近,但在培养第18 d时XQTD高于XQTX,而DDXTD则是在培养0 d到15 d中都高于XQTD。5.XQTD与DDXTD的中性转化酶(NI)活性变化整体都呈下降,XQTX呈先升后降,且XQTD的NI活性在培养过程中都低于DDXTD和XQTX,而XQTD的酸性转化酶(AI)活性变化呈不断上升,DDXTD呈先降后升,XQTX呈不断下降,并且从培养9 d开始,XQTD的AI活性都高于DDXTD和XQTX。而三者各自的NI基因与AI基因表达规律相似,XQTD与XQTX都呈先升后降,而DDXTD呈不断上升,且NI基因表达与酶活性呈正相关,而AI基因表达不与酶活性呈正相关。三者的蔗糖合酶(SS)活性变化都呈先升后降,不过XQTX与DDXTD在培养后期都有所回升,但XQTD都高于XQTX与DDXTD。XQTD与DDXTD的SS基因表达规律差异较大,而XQTD与XQTX的SS基因表达规律相似,且XQTD与DDXTD的SS基因表达不与酶活性呈正相关,而XQTX则呈正相关。三者的β-淀粉酶活性变化相似都呈先升后降,与总淀粉酶活性变化相似,且在培养后期以XQTX最高,XQTD次之,DDXTD最低。而XQTD与XQTX的α-淀粉酶活性变化整体呈上升,而DDXTD呈先降后升再降。三者的α-淀粉酶基因表达都是培养前期高,后期低,而XQTD与DDXTD的β-淀粉酶基因表达则是培养后期高于前期,XQTX仍是前期高,后期低。不过DDXTD的β-淀粉酶基因表达在第18 d时远高于XQTD。且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基因表达都不与酶活性呈正相关,可能存在翻译后调控。而β-淀粉酶活性更能反映出总淀粉酶活性。综上所述,本研究观察了’新球蜜荔’和’大丁香’体胚发生过程差异,二者体胚起源均为单细胞起源。高的POD活性和高的IAA、KT、GA3含量更有利于胚性愈伤增殖,而培养物中较高的PAO活性、较高的ZT及SA含量更有利于体胚的发生。糖代谢与体胚发生关系密切,培养物中高蔗糖含量、后期较低的淀粉含量有利于体胚发生,这些糖组分含量的变化与蔗糖转化酶、蔗糖合酶、淀粉酶等活性相关,但与编码这些酶的基因表达相关性不强,具体原因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