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心草成分分析及天然产物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灯心草科(Juncaceae)植物有8属,300余种,全球分布。其中最有名的是药用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es Linn.),为我国常用药材之一。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其味甘、淡,性微寒;有利尿安神的功能。目前国内还仅限于对其药材部位(干燥茎髓)做过成分研究,全草的成分研究尚未见报导。 本文第一章对于采自云南个旧市郊外的灯心草全草进行了成分研究。将全草阴干粉碎后,用乙醇浸提,得粗浸膏再分步萃取。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等手段,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UV、MS、<1>H NMR、<13>C NMR和NOE等)鉴定了其中8个化合物的结构,包括四个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DII-D-1)、圣草酚(DII-D-3)、2’,5’,5,7-四羟基黄酮(DII-E-3)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甙(DII-E-5);两个芳香族化合物尼泊金甲酯(DII-B-2)和香草酸(DII-B-4);一个脂肪酸(DII-B-1)和一个长链烷烃(DII-A-1)。其中圣草酚和2’,5’,5,7-四羟基黄酮两个黄酮类化合物为首次从灯心草(Juncus affuses Linn.)中分离得到。 天然抗肿瘤药物是抗肿瘤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针对性地对天然产物进行筛选,可以开发高效能、低毒性和低副作用的抗肿瘤新药。体外细胞毒筛选是较为常用的筛选手段,其中MTT法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常规方法。 本文第二章对于本课题组内提供的50多种中药乙醇粗提物和70多个来源于植物成分或菌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单体化合物,运用MTT法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测试细胞采用人结肠癌细胞SW1116和人白血病细胞K562,以5-FU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活性较好的中药粗提物只有两种,为中药黄连和淫羊藿的乙醇粗提物,在20 μg/ml对SW1116细胞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2%和51%。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单体有16个,分别为来源于山麻杆的四种木脂素类化合物A-1、A-2、A-3和A-4,来源于白茅内生菌的三个四氢蒽醌类化合物I-1、1-2和I-3,来源于狗牙根内生菌的一个萘并芘喃酮类化合物C-1,来源于络石内生菌的四个芘喃内酯类化合物T-1、T-2、T-3和T-4,来源于海南坡垒内生菌的三个二苯酮类化合物Hh-1、Hh-2和Hh-3,以及一个来源于无翼坡垒的白黎芦醇二聚体化合物He-1。它们对于SW1116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3.3、14.0、0.8、1.1、5.8、3.3、0.8、4.8、14.0、20.3、12.0、8.5、17.2、12.5、18.0和2.2(μg/ml);其中前七个化合物对于K562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3.0、0.8、1.4、0.5、3.1、3.7和1.3(μg/ml)。而阳性对照5-FU对于两种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6.0和6.5(μg/ml)。 活性氧(ROS)是生物体内产生的诸多活性含氧化物的总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ROS参与了诸多疾病的发生过程。抗氧化剂可以直接清除活性氧或间接地增强细胞对活性氧的防御系统,达到保护机体免受氧化胁迫伤害的目的。目前抗氧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然产物方面。随着对多糖研究的深入,其优良的抗氧化活性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第三章主要研究了两种不同来源的多糖类化合物在体外对氧化胁迫细胞的保护活性。这两种多糖一个为来源于海洋真菌的胞外多糖EPS2,另一个为来源于植物的芦荟多糖APS-1。采用H<,2>O<,2>损伤PC12细胞(鼠嗜铬神经瘤细胞)来建立体外氧化胁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多糖均可缓解H202对PCI2细胞造成的氧化伤害,并且效用接近。PC12细胞经150μM H<,2>O<,2>处理1 h后死亡率达72%,同时,丙二醛(MD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急剧上升,而细胞中的抗氧化酶,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若在H<,2>O<,2>伤害前用不同浓度的多糖与PC12细胞共孵育24 h,可缓解H<,2>O<,2>所致的上述氧化胁迫伤害效应。300μg/ml多糖预处理PC12细胞,细胞存活率均上升到60%以上,与单独H<,2>O<,2>处理组相比,MDA和LDH水平分别下降到38%和52%左右,GSH-Px和CAT活性恢复到对照的60%以上,且在供试浓度范围内(100~300 μg/ml)均呈浓度剂量效应。EPS和APS-1的保护作用均优于阳性对照维生素E(Ve,1 mM)。
其他文献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致命性疾病,是人类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流感病毒感染涉及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宿主利用自身防御系统抵抗病毒的入侵,另一方面病毒设法绕
风电由于具有可再生、清洁的优点,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有的比例正在越来越大。随着风力发电输出容量的增大,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影响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
无轴承电机是利用电机定子上两套绕组共同作用产生径向磁场力,将旋转的转子悬浮于空间,使转子和定子之间没有接触的一种新型高性能电机。它具有无摩擦、无磨损、无需润滑和密
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是采集、处理电气量和非电气量(如流量、压力、温度、湿度等)信息,并能与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进行数据交换的装置,是电力能效监测系统研究的基础。而电力
机组组合是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它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所以一直都是电力系统的研究热点。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无污
硅锰矿热电炉主要由炉体、环形加料系统、电炉单相变压器系统、电极升降卷扬控制子系统、冷却水系统等组成,是生产硅锰合金的主要设备。通过三相电极插入炉料进行埋弧操作,利
dsRNA可以引发基因沉默的现象首先是在Caenorhabditis elegans上发现的,这是一种特异的转录后的基因沉默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在动物和植物中被广泛应用。最近以来,dsRNA诱导基因沉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细胞膜表面受体,负责生物体内超过80%的信号传导工作。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跨膜区将细胞膜外的信号分子所携带的信息由与其偶联的
众所周知,风能是一种环保、经济的可再生能源,但由于风能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等特点,风电的大规模并网受到了限制。对风电场风速进行准确的预测,能及时有效地调整调度计划。本文分析
本文对Tut--Bam--Bgcn蛋白复合体调控果蝇雄性生殖细胞增殖与分化进行了研究。生物体内,各种干细胞不断的分裂维持机体的稳态。干细胞频繁分裂会增加有害突变的累积,给机体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