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444抗热腐蚀镍基高温合金组织与性能的优化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_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Z444是一种新型定向凝固抗热腐蚀高温合金,拟用于制造地面燃气轮机涡轮叶片。本文研究了该合金在铸态、热处理态以及长期时效过程中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设计11种不同C、B、Cr、Al和Ti含量以及添加Zr和Y/Ce的合金,制定不同的热处理制度,系统研究了微量元素(C、Zr和Y/Ce)对合金组织与持久性能的影响、一种高B合金初熔行为及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以及在长期时效过程中Al、Ti、Cr含量对合金组织演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定向凝固抗热腐蚀高温合金的成分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C含量的增加或Zr的添加,铸态MC碳化物形貌并未发生改变;Y/Ce的添加使铸态MC碳化物形貌由块状转变为汉字状。与铸态相比,热处理后的MC碳化物形貌以及成分变化不大。γ/γ’共晶数量随C含量的增加而减少,但随Zr或Y/Ce的添加而增加。热处理后,γ’相形貌呈现双相分布,且二次立方状γ’相数量远大于三次球状γ’相。较多的MC碳化物和热处理后的残余γ/γ’共晶,导致了合金中二次立方状γ’相的体积分数减少,二次立方状γ’相的体积分数减少是合金持久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热处理后的汉字状MC碳化物和残余γ/γ’共晶对合金持久性能下降起了次要作用;二次立方状γ’相尺寸分布的均匀性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合金的持久寿命。三次球状γ’相在持久试验过程中溶于Y基体扩宽了 γ基体通道以及Zr阻止了晶界滑移和裂纹的产生,这两方面有利于改善合金的持久伸长率。在铸态高硼合金中,枝晶间包含大量γ/γ’共晶、MC碳化物以及由硼化物、Ni5Hf及η相组成的“团聚相”。在固溶处理期间,团聚相周围受硼化物显著影响的γ基体首先发生初熔。硼化物不是初熔的形核点,但是对初熔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较高的硼含量,使得合金具有较低的初熔温度,介于1160~1170℃之间,明显低于正常合金。提升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初熔现象变得更加严重。采用水淬方式,初熔倾向于凝固为典型的γ枝晶和大量细小的沉淀相颗粒,而采用空冷方式时,初熔依次凝固为团聚相、γ基体和γ/γ’共晶相,团聚相形貌与铸态时没有明显差异。固溶温度由1210℃提升到1230℃,初熔区域略微增大,而当温度达1250℃时,初熔区尺寸和体积分数剧烈增大,对合金高温力学性能造成严重损害。合金的高、低温时效对初熔组织影响不是很大。初熔区消耗了大量的固溶强化元素,同时初熔区内部易萌生大量微裂纹,从而使合金的高温拉伸性能稍有下降,持久性能显著降低。Cr含量的增加致使较多的Ti、Ta和W元素向枝晶间富集,且半径较大的W阻碍了Ti和Ta的扩散,从而导致了γ/γ’共晶形成元素的堆积,提高了γ/γ’共晶的含量,同时也使合金的电子空位数变大,增大了σ相析出的倾向性。残余γ/γ’共晶与γ基体的变形协调性较差,导致合金热处理后合金室温拉伸性能的波动;残余γ/γ’共晶的脆性以及它改变了γ’相筏形化方向、破坏了筏形化组织的连续性和少量的σ相析出,造成了热处理后合金的持久性能下降以及波动。Cr含量的增加促进了大量σ相析出,是导致合金长期时效后持久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长期时效后,随着Cr含量的增加,圆方状γ’相以及相邻γ’相合并的数量增加,γ’相沿直线排列的倾向性降低,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对持久性能的下降起了不利影响。γ/γ’之间错配度的变化恰好反应了γ’相形貌以及γ’相沿直线排列的倾向性的变化。γ’相形貌的演变伴随着错配密度的增加,结果也导致了合并的γ’相数量增加。Cr增加促进M23C6或M6C碳化物产生于初生MC碳化物分解区域。也就是说,Cr增加会促使初生MC碳化物退化,进而降低合金的持久性能。此外,Cr增加也促进M23C6和M6C沿晶界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半连续的碳化物链沿晶界产生,扩宽了晶界且促使裂纹在晶界处产生,有害于合金的持久性能。增加Al、Ti含量,提高热处理后合金的γ’相的数量,进而改善其力学性能。大量的Al、Ti含量也导致了热处理后较多的残余γ/γ’共晶的存在,且残余γ/γ’共晶造成了合金的室温拉伸、持久性能的波动性。优化热处理制度后,γ/γ’共晶得到了更大限度的溶解,增加了γ’相的数量;也减弱W、Mo和Ta等难熔元素的偏析,使组织更趋于均匀化,提高了合金的持久性能。Al、Ti含量改变合金的电子空位数,且具有较大的电子空位数的合金容易析出σ相。
其他文献
新型高温钛合金如Ti60、Ti65以及钛铝金属间化合物作为替代高温合金的下一代轻质高强高温结构材料,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关注。特别是具有全片层组织的γ-TiAl基合金,因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如密度低、抗氧化,在高温时也具有较高的强度而备受瞩目。但是这些性能优异的新型钛基合金,由于其塑性较差、相图复杂、热加工窗口狭窄,加工成形非常困难。特别是钛合金发动机部件的加工成形需要极其精准的加工路线和工艺。以往
中锰钢板兼具优异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在工程机械、海洋平台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然而,目前高强度及超高强度中锰钢板的研发尚不成熟,特别是其形变热处理过程中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关系及相关强韧化机理不是十分明确。本文以超低碳中锰钢为研究对象,从奥氏体稳定性、微观组织分层和析出相演变与强化等角度,分析了中锰钢板组织性能调控的微观机制,揭示了不同合金成分及形变热处理工艺下的强韧化本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
Zn及Zn合金具有适宜的降解速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潜在的可降解生物医用金属材料。但是,现有可降解Zn合金的强度与塑性难以满足植入器械的要求,特别是可降解骨修复器械与心血管支架的要求。目前,大部分研究工作并未对Zn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演变进行系统地研究,尤其对于Zn合金织构演化与力学性能的构效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另一方面,上述植入器械所需的棒材、丝材和管材一般经过挤压与拉拔工艺来实现,但是
飞机起落架是飞机上最重要的结构件之一,其性能与飞机的使用安全密切相关。统计显示,70%以上的航空飞机事故都与起飞和降落过程中起落架的失效有关,因此提高飞机起落架材料的综合性能至关重要。飞机起落架严苛的服役环境要求新一代飞机起落架材料同时兼顾高强度(抗拉强度>1.9 GPa)、高韧性(断裂韧性>70 MPa.m1/2)和优异的耐蚀性能(与15-5 PH相当),目前已经工业化应用的飞机起落架材料多为高
镁合金宽幅板带材是变形镁合金应用的主要产品形式,也是镁合金可以大量应用的潜在高附加值产品。扁锭铸造-热轧开坯-薄带卷轧是其工业化规模化低成本生产的最佳工业路线,其中大规格高质量镁合金扁锭半连铸生产是该技术路线的主要工序,也是实现宽板带卷轧制生产的前提。目前,热裂是大规格镁合金扁锭铸造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因此对铸造过程中的应力场与应变场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对半连铸结晶器结构优化设计与铸造工艺窗口的初步确
Cu-Cr合金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高Cr含量的Cu-Cr合金是目前国内外真空开关触头的首选材料。由于Cu、Cr两组元熔点、比重相差较大且在固态下基本不互溶,采用传统工艺制备此类合金,铬偏析严重且组织粗大,难以制得理想的Cu-Cr触头材料,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细化Cu-Cr合金中Cr颗粒是目前提高其性能的最直接方式。减小第二相Cr粒子的尺寸将显著提高合金的各项性能
切削颤振是发生在刀具与工件(或介质)之间的一种十分有害的动态不稳定现象,由于颤振会使加工表面产生振痕,将严重影响使用工件或机械的性能;颤振过大时,会使工艺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将承受动态载荷的作用,严重时甚至使切削加工无法继续进行;并且会造成噪声污染,危害操作者的身心健康;为了避免发生颤振,有时不得不降低切削用量,限制了切削加工效率的提高。本文以工程中典型的机床切削工艺系统和煤层钻机系统为研究对象,分
难混溶合金是一类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在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常规的铸造条件下,由于两液相间较大的比重差,极易发生液相分离,形成宏观偏析乃至分层的凝固组织,限制了该类合金的应用。难混溶合金的液相分离行为包括形核、扩散长大、Ostwald粗化、Stokes运动、Marangoni迁移和碰撞凝并等一系列过程。近年来,多元难混溶合金的凝固行为成为了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通过添加组元生成新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石油储量的不断减少,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得到广泛关注。而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铁芯的关键材料,由于其制备工艺不够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及磁性能的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除了常规流程以外,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因其工艺的特殊性,在高品质电工钢开发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开展基于双辊薄带连铸的高强度、低铁损、薄规格
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刚度、高硬度、低热膨胀系数、良好的耐磨性能和导热性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核电及汽车制造领域具有非常广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实际结构件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熔化焊方法连接铝基复合材料时,通常会产生焊接气孔及颗粒偏聚等缺陷,同时还可能会生成Al4C3等脆性相,严重危害了接头的力学性能。搅拌摩擦焊接(Friction stir welding,FSW)是一种新型固态焊接技术,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