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设计是课程理念走向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品德与生活》独特的课程形态向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提出挑战。本研究依据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对《品德与生活》主题单元的设计经历了“设计——实施——再设计——实施”的过程。在设计之初从学生的认知和原有经验出发,通过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真实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得到真实的情感升华,并学会学习,从而提高活动型课程的设计实效。情境认知学习理论是当代学习理论研究的热点,它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心理学的情境观,融合了人类学的理论。为了体现主题单元设计的代表性和普遍性,笔者选择了“认识我们的学校”、“寻找春天”两个在各版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作为个案研究的起点。通过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在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出前测的基础上,模拟“抛锚式教学”和“认知学徒制”,设计了两个主题单元。两个主题单元的设计研究,都是基于情境给予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空间,但侧重点不同。前者多基于教育心理学领域的情境学习理论来指导,后者则基于整合的教育心理学和人类学领域的视角。本研究不仅为学生提供使用程序性知识来解决情境中之问题的机会,而且通过后测,对研究效果进行了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