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背后的深深眷恋——论刘震云的乡土小说创作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30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震云是一位从乡土走出来的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说都是以他的北方故乡为背景和情感触发点。他通过“故乡”来反思乡土社会在物质重压下人生活的痛楚、在精神奴役下人性的异化。站在主流意识之外的他,对乡土“关系”、“历史”、“权力”文化进行着嬉笑怒骂般的解构,可在他看似漫不经心的反讽叙事的调侃下,却又让人感受到刘震云笔端渗透出对故乡深深眷恋和热爱。本文从乡土生活的物质困窘、乡土文化的精神异化、小说艺术手法以及刘震云乡土创作的价值和意义四个层面切入,力图全面涵盖刘震云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而对刘震云小说创作内涵和艺术表现作一个较完整的解剖,同时也揭示出刘震云小说在新时期以来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论文引言部分简要的指出故乡作为刘震云思维背景的重要性。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对刘震云笔下故乡的物质层面解读。因为刘震云对乡土贫困生活的亲身经历,使得他无法将乡土描绘成人性美、人情美的乐土,反而以更沉重的笔端对在生存底线上挣扎的乡民的痛与悲刻画的入木三分。不仅如此,刘震云更透过弥漫在乡土社会的生存苦难,对潜隐在生存背后的乡土社会物质崇拜有了更深的揭示。 第二章是从乡土社会的精神层面上的解读。从90年代开始,刘震云的小说更致力于对乡土文化的反思。本章主要通过对乡土文化“关系”、“权力”、“历史”三个方面的阐释,揭示出刘震云笔下乡土社会传统文化重压下乡民精神状态的异化。 第三章是对刘震云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剖析,分别从刘震云乡土小说文体形式,寓言化的修辞策略以及反讽叙事分析来挖掘出刘震云小说形式与手法中的乡土内核。 第四章是对刘震云乡土小说在新文学创作中的独特价值与意义的揭示。卓尔不群的“乡下人”平视姿态使得刘震云与众多乡土文学作家区分开来,开创性地用后现代手法书写乡土中国更体现了刘震云在新时期乡土小说创作中的独特位置。在商业化大潮冲击下,对待五四国民性批判的犹疑态度也使得刘震云与鲁迅相比少了几分决绝的战斗姿态,但是在对现实的绝望背后其实还潜藏着刘震云对故乡深深眷恋的复杂情感!
其他文献
该论文共分四章来展开上述大众媒体与文学关系新变的论述.第一章考察作为传播者的媒介组织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自身的状况,文化产业的商品化、组织化、技术化特征对文学生
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课堂作业布置等方面优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关键。
案例服务于一定的教学目的,它一般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针对某一实际情景而创设.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激发兴趣,常使用案例.不论是书本中给出的经典案例,或是习题中
睡前喝杯奶可防抽筋  预防和治疗低血钙引起的抽筋,主要有如下方法——  膳食要注意选用含钙量高而又有益于营养平衡的新鲜食品,如奶类(在临睡前喝一杯牛奶有明显疗效)、吃些豆制品或虾皮、麻酱、海带等也可以补充人体的钙质。  也可以在食品中适量添加骨钙粉、碳酸氢钙等。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钙片、钙素母、乳酸钙等含钙药物。注意多吃一些含维生素D的食品。在寒冷的季节,衣服不能穿得太少,被子要保暖,不
大体而言,人类教育的历史昭示出一个基本文化事实,即无论是民间文化教育,还是公立教育系统都很重视“诗教”的特殊地位。“诗教”被认为是“修习”本民族语言的最好方式。纵观20
当前,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社会环境,工民建施工中对节能环保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同时节能技术也是推进国内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现代工民建建筑工程中,节能技术显著减少了
出团日期:A团:10月21日-11月03日14天5980元/人B团:10月23日-11月05日14天5980元/人创作线路:乌鲁木齐—罗布人村寨—轮台胡杨林—沙漠公路—民丰—和田—喀什民俗—卡拉库里
成人作家创作的非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视角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人物视角,以儿童作为叙述视角本质上是对成人理性与成人经验的疏离,儿童视角小说因其独特的叙述主体呈现出独特的叙述
戈尔丁作为20世纪杰出的英国作家,其作品《蝇王》家喻户晓,多年来学者们对于戈尔丁作品尤其是《蝇王》的研究成果都非常多。本论文运用传统的历史与美学相结合的理论方法,结合文
经过长时间的教学交流与总结,不少政治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很多学生觉得政治课比较枯燥,在课堂上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就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