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人作家创作的非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视角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人物视角,以儿童作为叙述视角本质上是对成人理性与成人经验的疏离,儿童视角小说因其独特的叙述主体呈现出独特的叙述语调、叙事风貌。本研究以新时期以来的儿童视角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全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探讨儿童视角的理论属性,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对儿童视角小说文本的具体分析,从内容上大致将这些小说分为历史的书写、成人世界的透视、儿童本体情感的书写以及童年与乡土的诗性回眸等几个方面,第三章是儿童视角小说的特例。儿童在认知上呈现出单纯、幼稚、天真的特点,而傻子或“准傻子”的傻气、非理性、愚拙把这一特点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它是儿童视角的变异与延伸。第四章分析了儿童视角小说的总体叙事特征及其蕴含的文化意味。
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它首次提出儿童视角概念与理论品质的厘定问题,从叙事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儿童视角的概念、发生机理和理论品质等问题进行探究,初步建立起儿童视角的理论体系,同时,论文比较系统地揭示了儿童视角小说的总体叙事特征及其文化意味,也即从叙事形态与价值形态两个角度初步建立起考察儿童视角小说的范式。从叙事形态上看,儿童视角在表达上形成了“有意味的空白”、“叙述之轻与生存之重”等鲜明的优势,在构成上,儿童视角小说通常以儿童充当生活的见证人、审视者与叙述人,以现实与回忆的迭合、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并存、儿童话语与成人话语的复合来构置具有较大时空涵容的叙事框架与文学空间;而在价值形态上,儿童视角小说包含着作家建立一种新的叙事法则、反抗既定语言秩序、重新叙述历史和生存体验的文化意味。儿童视角小说所书写的童年记忆、乡土经验、个体成长等主题带有作家更多的生命经历与情感记忆的心理真实与情感真实,在深层上有着寻根意义与建构心灵家园的深层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