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里青油藏地属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构造上位于伊通盆地西南端,是一个长期继承发育的断陷盆地油气聚集区,受后期挤压反转改造强烈。本文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经典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相结合,对莫里青油藏双阳组二段(双二段)不同级次的层序进行了识别与划分,建立了研究区双二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同时明确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对研究区的储盖组合进行了评价,为指导油气的进一步生产和开发提供支持。从古环境分析入手,利用孢粉资料、岩性资料以及重矿物资料对区域古气候、古水流和古物源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古水深变化分析作为古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单独讨论。在古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岩心资料对单井相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研究区发育的主要沉积相类型,即斜坡裙、滑塌浊积扇和扇三角洲。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地震资料、录井资料与岩心资料,对层序界面和基准面旋回进行了分级次的识别与对比,将研究区双阳组二段地层划分为2个长期旋回层序、5个中期旋回层序(从下到上依次为MSC1~MSC5)和23个短期旋回层序。此外,结合陆相断陷盆地的实际,借助经典层序地层学的术语,本次研究还将莫里青油藏双二段地层划分为3个体系域(2个湖退体系域和1个湖扩体系域)。在中期旋回层序为骨架的层序格架内部,对岩相古地理图件经行了绘制,明确了沉积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建立了研究区双二段的沉积模式。纵向上,MSC1、MSC2、MSC3主要为砂砾岩沉积,以中粗砂岩和细砾岩为主要岩性,为湖退期的产物,砂体百分含量高,是一套好的储集岩;MSC4发育浅湖沉积,以湖扩体系域为主,该段上部有一套广泛发育的厚层泥岩,为最大湖泛面(MFS)的标志,同时为重要的区域盖层;MSC5也以砂砾岩沉积为主,是第二次湖退体系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横向上,断陷内油藏区域以西北向线物源为主,是斜坡裙沉积的主力发育区;而断陷西南部仍以点物源为主,是扇三角洲的主力发育地带。以斜坡裙为主的砂砾岩体系具有偶然性与难预测性,其横向上变化快的特点给区域地层对比的工作造成了不少麻烦,纵贯全区的逆断层也为本文的研究增加了难度。除传统的方法之外,本文还有针对性地运用了最大熵谱分析等新方法对层序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在解决上述难点问题方面取得了理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