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当前,微生物与疾病,尤其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卵巢癌的起源目前仍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而且卵巢癌组织中的微生物组分目前几乎没有研究报道。本研究拟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和正常输卵管组织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来自武汉同济医院妇产科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71例新鲜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和66例新鲜正常输卵管伞端组织标本,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其中25例卵巢癌组织和25例正常输卵管组织进行测序。另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46例新鲜卵巢癌组织和41例新鲜正常输卵管组织的部分差异微生物进行独立样本的验证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最后,通过人抗细菌反应的高通量PCR芯片检测抗细菌反应的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的表达情况。结果:(一)对新鲜组织样本16S rRNA高通量测序显示了人体卵巢癌组织和输卵管组织中微生物的组成的变化:(二)基于可操作的分类学单元(OTUs)卵巢癌组织中微生物数量相对正常输卵管组织微生物数量减少;(三)通过LEfSe联合统计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证实部分显著差异微生物的丰富度和16S高通量测序结果相吻合。在门的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丰度在卵巢癌组织中相对正常输卵管组织增加,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丰度在卵巢癌组织中相对正常输卵管组织中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与16S测序数据一致;在属的水平上,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的丰度在卵巢癌组织中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乳球菌属Lactococcus的丰度在卵巢癌组织中减少,与16S测序结果相符合;在种的水平上,鲁菲不动杆菌种A cinetobacter_lwoffii的丰度在卵巢癌组织中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与16S测序结果一致,而Lactococcus_psicium在卵巢癌组织中明显下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与16S测序结果吻合;(四)基于人抗细菌反应的PCR芯片显示,相对于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微生物的基因表达,卵巢癌组织中人抗细菌反应的基因表达大部分下调。结论:首次证实卵巢癌组织相对正常输卵管组织中微生物数量降低,呈现失衡状态,我们假设微生物失衡可能影响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其可能的机制是造成局部炎症反应,进而影响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部分卵巢癌和正常输卵管组织中微生物的一个数据集,为卵巢癌的发生,进展,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