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庆阳市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e Baroni)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全国黄花菜的四大主要产地之一。生产的黄花菜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庆阳的黄花菜多在宅旁、路边、渠岸、田边地埂等零星地进行生产,没能形成优势产区,对栽培技术研究也较少。2001年~2005年我们分析评价了庆阳市黄花菜产区环境,进行了黄花菜优势产区区划和旱作栽培技术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庆阳市太阳辐射比较丰富,水资源缺乏,农业生产靠天然降水,属旱作农业区,河流大部分水质较好,灌溉水源基本未受到污染。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达到空气质量一级标准要求。土壤以黑垆土和黄绵土为主,黄花菜生产基地周围没有污染企业,无工业“三废”污染;农业生产除使用化肥和少量农药、微肥外,其它农用化学物质基本不用,因此,生产环境基本没有受到污染。 2 本着主产区相对集中的原则,庆阳市在优势区域内选择黄花菜栽培面积较大、气候条件适宜、没有环境污染的乡(镇)作为优势产区重点发展。确定镇原、合水、庆城、西峰和宁县等5个县(区)、主要包括:环县的木钵以南;庆城县的城关以西;镇原的全部地区;西峰区的全部地区;合水的城关、段家集以西;宁县的米桥以南、正宁湫头以西的部分地区。 3 对黄花菜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选择以马莲黄花、沙宛针金、冲里花的综合性状最好,应作为庆阳市黄花菜发展的首选品种,其次是渠县黄花;栽培密度5000株/667m~2;肥料的最佳配方为尿素40kg/667m~2、过磷酸钙150kg/667m~2、硫酸钾48kg/667m~2;在黄花菜现蕾期,NAA100mg/1或防落素300倍液喷雾预防黄花菜花期落蕾;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集中连片宽窄行栽植模式、大田带状栽植模式、山地梯田水保型栽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