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掀起了教师教育研究的热潮。世纪之交,我国在大力推进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进程的同时,亦在推动教师职业专业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教师是这次新课改中的关键因素。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素质教育的推进就不能最终实现,创新教育也只是一句口号。因此,必须加快教师教育改革的步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培养规格,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科学设置学科和专业,改革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本文以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为背景,对传统的和现实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弊端进行分析,提出当前我国新型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之建构策略。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该部分简要介绍本项研究的意义,国内研究状态以及研究的性质、思路和方法,指出我国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亟需转型和重新建构。 论文第二部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进行了界定,阐明了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之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第三部分通过说明我国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传统缺陷与现实弊端,指出我国教师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动因及其必然性。 第四部分首先提出我国教师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价值取向,接着阐述了建构我国新型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科学设置学科与专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调整课程比例结构,突出教师专业地位;注重教学方法手段,强调教学人文关怀;职前职后一体化,推进教师教育终身化;培养模式多元化;实行权威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第五部分结语。概述全文的主要观点。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以新课改和教师专业化作为切入点来探究教师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型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