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集聚对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ing82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猪业作为畜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菜篮子工程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国养猪业地理集聚态势明显,生猪养殖量与猪肉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虽然我国已经成为生猪养殖大国,但并未成为生猪养殖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猪养殖存在养殖成本较高和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影响着中国生猪养殖的未来发展,改变传统生产中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提高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其中关键。地区养猪户的增多会吸引饲料、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集中,养猪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信息交流与沟通,能够降低单位猪肉产品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生猪养殖生产效率。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究养猪业集聚对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希冀提供有价值的结论。本文在阐述产业集聚、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养猪业集聚对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采用空间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改进区位熵等指标对养猪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度,并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别对生猪养殖效率和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评价分析,同时实证分析养猪业集聚对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最后针对如何提高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出一些的政策建议。基于此,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生猪养殖业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生猪养殖集中在南方地区,以散户饲养为主,但散户饲养缓慢衰退,规模养殖程度逐渐增高。养猪业集聚程度呈现“上升-下降”的阶段性变化趋势,地理集聚效应明显,重点发展区和约束发展区的养猪业逐渐转移,潜力增长区将成为养猪业未来的增长点。以“胡焕庸线”为界,东侧城市集聚程度普遍高于西侧。中国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地区差异。从静态角度来看,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年均值为0.894,呈现“下降-上升”的趋势,小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最高;养殖技术效率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东中部适合发展小规模养殖,而西部适合发展中规模养殖。从动态角度来看,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3%,呈现“上升-下降”周期式波动变化,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增长(1.7%);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排序:东部(3.1%)>中部(1.9%)>西部(1.7%)、重点发展区(2.6%)>约束发展区(2.3%)>适度发展区(2.2%)>潜力增长区(2.0%);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存在不同的规模优势,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适合发展散养、中规模生猪养殖,黑龙江等中部北方省份,适合发展大规模生猪养殖,安徽、湖北等中部南方省份以丘陵为主,适合发展中小规模生猪养殖,西南地区较为适合发展中规模的生猪养殖,云南、四川、青海等西部地区地适合发展中大规模生猪养殖。养猪业集聚与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初步分析养猪业集聚对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然后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分析养猪业集聚与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养猪业集聚与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生产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并且现阶段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养猪业集聚能够促进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养猪业集聚与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非线性空间溢出效应。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最终选择双固定效应下的空间杜宾模型,发现养猪业集聚对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空间计量模型中也存在非线性关系,并且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具体而言,短期内养猪业集聚与本地、邻近地区的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非线性关系,长期内养猪业集聚与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但未产生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其他文献
不受环境和条件影响的准确、实时定位对基于位置的车辆应用和自动驾驶至关重要.典型车辆定位通常依赖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如美国GPS、中国北斗等,由于易受遮挡和阻塞,常将其与惯导、视觉等技术融合弥补GNSS缺陷.但车规级传感器易受驾驶状态、天气等因素影响,很难精确测量,影响定位性能.近年来,依托先进5G技术和广域基础设施建设,5G/GNSS融合定位可以提供更为精确鲁棒实时的位置结果,并逐渐成
<正>原诗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要登上泰山,更要让自己的人生“更上一层楼”。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故事,让泰山在世人的心目中拥有了特殊的地位。“登泰山”是一种向上攀登的行为,“小天下”是登上泰山之后获得的一种空间转换——大小转换,人生的格局及境界瞬间开阔。
期刊
<正>日常作业评价是语文课程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市九龙坡区小学语文“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第一步。日常作业评价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重点考查学生日常语文学习过程中知识掌握、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理念下,
期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有效解决以往学生参与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和量化考核困难等教学痛点难点问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坚持“以创新促发展”,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在线课程体系,实现思政课从单一平面教学向立体化教学的转变,使思政课更贴近学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教学技能的专业性和
针对纱岭金矿超深竖井穿越具有渗透水压高、单孔涌水量大的含水层的工程背景,提出了工作面预注浆堵水及风险管控于一体的治水方案。根据水文地质勘探资料,井筒垂深1 089.00~1 477.53 m段岩石坚硬、高角度裂隙较发育(多为扭性、压扭性),且总体透水性、富水性弱,裂隙水赋存不均匀、连通性差。在竖井掘进至垂深1 214 m时,为了保证顺利穿越含水层,采用全断面分段前进式、分步注浆方案进行堵水加固。详
战争模式的变革催生新的威胁目标出现,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空天高超声速飞行技术不断成熟且形成装备,需要针对性地发展导弹武器装备对其进行拦截打击。空空导弹飞行速度快、机动能力强,使用其进行空天高超声速攻防对抗有着弹道设计自由、探测背景干净等优势,本文阐述了国外空天攻防对抗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使用空空导弹进行空天攻防对抗的发射方式、热防护等难点,提出了需要重点研究的七项关键技术,为发展新型空天攻防对抗手
为了充分挖掘电动汽车(EV)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市场价值,电动汽车聚合商(EVA)可将众多EV资源聚合起来作为一个投标主体参与日前能量和调频市场。针对EVA参与电力市场的投标决策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问题,计及EV电量和功率边界,建立了EVA响应能力评估模型;对EV用户响应意愿、调频信号和市场电价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以EVA的投标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一种考虑多重不确定性的EVA参与能量-调频
针对动对动相对定位中卫星观测质量不佳、信号易丢失导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不高、无法连续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DS/INS紧组合的动对动相对导航算法。通过惯导系统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紧组合的方式,以捷联惯导误差作为组合系统状态量,通过多普勒信息进行伪距平滑,并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将惯导及卫星观测信息进行融合,解算相对导航结果。通过车载实验对所提出的相对导航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
不均匀沉降、非规范运行等会造成卫生填埋场的防渗系统破损而出现渗沥液渗漏,污染土壤与地下水。准确探查渗漏点范围可有效缩小开挖工程量,节省工程投资,对控制卫生填埋场污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华中地区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漏问题,采用内窥镜技术对渗漏分区进行探查分析,选取了4个探查点位,对渗沥液导排管与地下水导排管进行了内窥探查,综合分析确定了可能渗漏范围与大概率渗漏区,为开挖修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础
产业政策是国家出于规范市场环境、推动产业发展的目的而颁布的制度与作出的安排。科学合理地落实产业政策可以帮助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推动国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新形态经济环境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原动力,同时作为经济创新驱动主体,企业技术创新对我国技术升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增长理论中提出产业政策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现阶段已有的关于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