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肠道原虫在宁夏地区奶牛中的分布特征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ya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十二指肠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和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是四种重要的肠道寄生原虫。这四种病原分布广泛,可引起宿主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疾病,其中对奶牛的影响尤为严重,可对其生产性能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对于人兽共患病原还会传播并感染人类及其他动物。目前,这四种病原在宁夏地区奶牛中的分布研究还非常有限。为此,本研究在宁夏四个地区的10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中共采集880份新鲜粪便样品,通过显微镜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这四种病原的感染率、虫种、基因型及亚型进行调查分析,从而研究这些病原在宁夏地区的流行情况,并评估其人兽共患病原的风险及公共卫生意义。1.基于显微镜检查对艾美耳球虫进行虫种鉴定和卵囊计数,结果发现:艾美耳球虫在宁夏奶牛中的总感染率为12.3%(108/880),通过卵囊形态学鉴定出12种艾美耳球虫,其中牛艾美耳球虫(E.bovis)(4.8%,42/880)、邱氏艾美耳球虫(E.zuernii)(4.4%,39/880)和奥博艾美耳球虫(E.auburnensis)(2.4%,21/880)为本研究的优势虫种。统计学分析显示,艾美耳球虫在奶牛中的感染率与不同地区和年龄极显著相关(P≤0.01),但与奶牛腹泻不相关(P>0.05)。对艾美耳球虫阳性样本进行卵囊计数发现,其平均OPG与阳性率具有一致性,其中5~7月龄奶牛感染强度最高(1402.7),12月龄以上奶牛感染强度最低(150.0)。2.基于 SSU 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e RNA)基因和gp60(60 kDa glycoprotein)位点对隐孢子虫进行虫种鉴定和亚型区分。结果发现,隐孢子虫在宁夏奶牛中的总感染率为16.1%(142/880),共发现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n=78)、牛隐孢子虫(C.bovis,n=35)、瑞氏隐孢子虫(C.ryanae,n=16)和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n=13)4种隐孢子虫虫种。统计学分析显示,宁夏不同地区、不同月龄以及不同临床症状与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率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利用gp60基因位点对78份微小隐孢子虫阳性样本扩增,发现2个亚型,为ⅡdA15G1(n=61)和 ⅡdA20G1(n=5)。3.基于bg(β-giardin)位点对样本中十二指肠贾第虫的阳性率和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十二指肠贾第虫在宁夏奶牛中的感染率为16.5%(145/880),共检测出集聚体E(assemblage E,n=143)和集聚体A(assemblage A,n=2)两种集聚体类型;在不同月龄分组中,3~4月龄犊牛的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率最高,为26.5%(30/113),8~12月龄奶牛感染率为0。统计学分析显示,十二指肠贾第虫在宁夏奶牛中的感染率与不同地区和月龄极显著相关(P≤0.01)。4.基于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位点对样本中毕氏肠微孢子虫进行检测和基因型鉴定。结果发现,毕氏肠微孢子虫在宁夏奶牛中的感染率为10.0%(88/880)。统计学分析显示,毕氏肠微孢子虫在宁夏奶牛中的感染率与不同地区和月龄差异极显著(P≤0.01)。本研究共检测出 5 种基因型,分别为 BEB4(n=25)、J(n=33)、I(n=25)、CHN4(n=4)和 N(n=1),其中J、BEB4、I和N均属于Group 2,CHN4属于Group 1。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宁夏地区奶牛的四种肠道寄生原虫的分布特征以及其人兽共患风险,并可根据不同虫种、地区和年龄制定有效的防控和治疗措施,有助于促进宁夏地区奶牛的健康养殖。
其他文献
在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对峙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为了争取与宋政权的对等地位,都不约而同地以唐文化作为学习目标,采取“学唐比宋”的策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文化上模仿学习唐朝以比美宋朝;二是借用唐朝与本民族关系进行自我标榜以提高与宋交往中的地位;三是宣称承袭唐朝以构建本朝正统性;四是吸取唐朝治国理政经验以更好的巩固统治。“学唐”体现了对中华的认同,“比宋”则加深了各民族政权之间的交流。辽夏金三朝实
学位
草创于清初顺治时期的四册《重刊凉镇志》是凉州地区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目前仅有孤本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该志书体例结构源于已佚的《陕西行都司志》一书,编纂过程中更是参考摘录了大量明《天启凉镇志》中的内容。现存国图孤本《重刊凉镇志》版心处虽有“丁酉重刊凉镇志”字样,但结合志书“序言”“人物志”“岁计志”等的记载,可以推测出该书初刻时间应晚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而此孤本则是清康熙十八年(16
学位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1这一定义是对我国历史经验的传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字是各地区、各民族人民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是通用语言文字形成的重要条件。其中,汉语言文字自秦汉以来逐步成为历代中央政权的主要交流语言和文字,这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选择2。国家
期刊
拜寺沟西夏方塔出土的汉文诗集是迄今发现的诗文最丰富、最完整的西夏汉文诗集,不仅是研究西夏文学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西夏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诗集中有典故应用丰富,本文以典故作为研究角度,以拜寺沟西夏汉文诗集作为研究对象,力求挖掘本源。诗歌所用典故是研究西夏接受中原传统的直接素材,是考察西夏诗人的创作水平、艺术水平、表现手法的重要切点,也是分析西夏思想感情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管口。综考考拜寺沟西夏汉文诗集有
学位
四十年来在宁夏、甘肃、内蒙古和青海等地就西夏瓷器展开的一系列考古发掘和广泛征集为其区域特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它的整体发展并非偶然,从外部看,西夏瓷出现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文化技艺的交融与传播,而对外贸易也进一步促进了它的制作与销售;从内部看,西夏瓷的发展也离不开境内充足的制瓷原料、良好的匠人储备、日益改善的经济、政治环境等因素。西夏瓷的区域特色可以从小区域和大区域两个方面来考察,
学位
奶牛产后能量负平衡是引起产后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众多研究证实,产后奶牛瘤胃菌群区系的变化与能量负平衡密切相关。归芪益母复方具有补气活血之功效,对产后气虚血滞之证具有较好疗效。本项目组前期研究表明该方对产后奶牛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推测可能与其调节瘤胃发酵功能有关,但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因此本试验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和GC-MS/MS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归芪益母复方制剂对产后奶牛瘤胃细菌区系
学位
畜禽粪便是抗生素传播到环境中的主要来源,故调查动物粪便中的抗菌药物污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畜禽粪便中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同时检测的报道很少,仅有的只是对单独某一类抗菌药物或者是多类少数几种抗菌药物同时检测。并且已经建立的方法中存在提取方法过于复杂,部分方法还需继续优化等问题,故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检测猪鸡粪便中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
学位
陕西路地居宋夏对峙前沿,民族关系复杂,军事战争频繁。沿边官员墓志文对这一时期双方征战多有记述,这些内容或与传世史籍相印证,或补充史籍之缺佚,或丰富史籍之内容。勾稽这些史料,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宋代御边方略和宋夏关系。作为宋与党项西夏政权争战的主战场,陕西路官员的志文中不免有着大量宋夏争战的内容,如李继迁犯银州、蕃官高文岯投宋、定川寨战后情形等等都在志文中有相应的体现。除频繁的战事外,墓志资料还记载着宋
学位
碳纳米管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大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吸附或偶联生物大分子或药物,并可穿透细胞膜,有效跨越生物屏障,发挥其作为载体的特性,在蛋白质、基因和药物传递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牛血清白蛋白(BSA)性质稳定,来源丰富,在临床医学和生化实验中应用广阔。本研究以BSA为模式蛋白,系统的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多壁碳纳米管(直径10~20 nm,长度10~30μm)对BSA的吸附特性,确定了碳纳米
学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的传染病,病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感染该病毒的鸡群临床表现为流涕、咳嗽、气喘等,其中蛋鸡输卵管出现严重损坏,致使产蛋质量下降,对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 了解宁夏地区IBV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通过建立RT-PCR及RT-qPCR检测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