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骨缺损骨搬移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pang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感染性骨缺损伴随着高能量损伤患者的增多而不断增加,其临床治疗方式抉择困难,大多数病人预后不良,残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现今已有大量临床研究验证了骨搬移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但对其治疗过程中感染性骨缺损组织形态学变化仍未明确。有研究发现感染性骨缺损病灶区出现新生血管,但其血管再生的分子机制仍未明确。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发现,在感染性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因此本研究目的是建立感染性骨缺损模型,观察感染性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新生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于胫骨上1/3段在前缘内侧,尖刀切取皮质骨片深达骨髓腔,随后将醮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棉球置入缺损部位,使用骨腊覆盖皮质缺损窗口制作感染性骨缺损模型;模型制造成功后予以清创术,清创后测量骨缺损距离,然后随机分成实验组(感染性骨缺损+骨搬移组)和对照组(感染性骨缺损组),实验组大鼠患肢安装外固定系统,术后1周开始搬移骨块,每天搬移0.2mm,搬移结束后予继续佩戴外固定架加压锁定至治疗结束;对照组仅安装外固定架保证患肢力线良好即可。术后第14、28天各从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通过X线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术后第14、21、28天各从每组随机选择5只大鼠,全麻后在腹腔静脉取血,离心机分离,酶联免疫法检测上层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然后截取出胫骨缺损部位的新生骨组织进行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新生骨的组织细胞形态,用En 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新生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1、感染性骨缺损愈合状态X线评估:实验组大鼠胫骨再生区新生骨形成,对接部愈合可;对照组大鼠胫骨缺损处未见新生骨组织,骨缺损仍清晰可见,愈合差。2、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评估:搬移骨块前两组大鼠血清中VEGF浓度差别不大,两者统计学比较无意义(p>0.05)。搬移骨块后,实验组大鼠各时点血清中VEGF浓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于第3周时血清VEGF浓度达到高峰,高于第2、4周(P0.05)。3、组织学评估:实验组大鼠胫骨缺损处新生骨形成,而对照组大鼠胫骨缺损区的未见骨组织形成。实验组大鼠新骨组织切片各时点平均光密度均比对照组的高(P0.05),随后第4周开始下降(P<0.05)。增殖活跃的成骨细胞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内VEGF阳性表达。结论:1、通过在骨缺损局部填塞感染性异物的方法可以成功构建感染性骨缺损动物模型。2、骨搬移技术能够刺激感染性骨缺损疾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上调。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感染性骨缺损修复过程呈正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超前使用地佐辛对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50例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地佐辛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地佐辛组患者于手术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对照组不给予处理。观察并记录入室(T0)、切皮前(T1)、气腹后10 min(T2)、手术结束(T3)的MAP、HR及血糖,记录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
目的探讨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治疗肝右叶巨块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围术期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亚群的变化
肥胖是全球公共卫生日益关注的问题,全球估计有19亿成年人被归为肥胖或超重。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体重增加取决于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的不平衡,并且它们都受到下丘脑的严格控制。下丘脑是能量调节平衡的中枢,在下丘脑弓状核(ARC)中存在摄食和抑食神经元,长期的高脂饮食可以诱导下丘脑神经元的凋亡,而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存活和凋亡之间的平衡可能对食物摄入和能量消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在评估肺孤立性结节/肿块病变血管构筑的应用研究。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行能谱CT扫描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肺孤立性结节或肿块患者39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7.28岁。入组病例均运用GE公司的Revolution CT进行胸部GSI动脉期、静脉期成像;图像经后处理之后上传至GE AW4.7工作站,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相关症状,描述其症状的发生率、频繁程度、严重程度及困扰程度,进一步明确COPD患者症状群的种类、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症状群与全身炎症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以期为今后COPD症状的管理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便利选取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胃癌(G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居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为此,对用于明确诊断胃癌和有效治疗目标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miR-1271-5p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271-5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qRT-PCR检测90例胃癌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和胃
目的:分析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评估手术效果,分析影响手术效果因素,探讨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旨在对ONFH保髋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治疗ONFH的患者,评估内容包括术前及术后随访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髋关节Harris综合评分。所有病例均
目的:探讨金刚藤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内质网应激-自噬的影响,揭示金刚藤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将SMMC-7721细胞分为Control组、JGT-L组、JGT-M组、JGT-H组,分别给予空白血清和不同浓度(0.5g/mL、1g/mL、2g/mL)金刚藤含药血清干预48h。(1)分别于12h、24h、48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的存活率。(2)采用流式
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程度的判断仍然是临床棘手的问题,早期准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进行预测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工作中,常常可以遇到AP合并脂肪肝(fatty liver,FL)患者,但关于FL与AP预后方面的报道却较少,故本研究探讨FL与AP严重程度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
目的:研究跨膜蛋白16A(TMEM16A)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的增殖作用及可能的调控通路。方法:将30只体重为180-220g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分流组。分流组大鼠采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造瘘的方法建立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开腹后予夹闭腹主动脉血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