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生科学创造力测量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lzs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属于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和创新能力培养评估的研究与示范”其中一子项目的内容。该子项目主要是对理工科大学生这一特定研究对象的创造力及其测量进行研究,以提出一个多维度和较为全面的理工科大学生科学创造力的测评体系。 本文首先介绍了创造力的概念,指出早期对创造力的研究是从单一视角出发的,随着人们对创造力认识的深入,许多研究者逐渐从一个整合的框架中去理解创造力,因而发展出创造力的汇合取向理论。其次分别介绍了建立在创造力概念基础上的创造力的八类测量方法。再次介绍科学创造力的相关理论及测量。通过以上分析调研,界定本文所研究的科学创造力是在大学教学环境下,理工科大学生所具有的创造力,是汇合理论中所指的一般创造力在理工科大学教学环境下的具体实现。 基于汇合取向理论的观点,作者通过对已有测评方法加以修改和组合,尝试建构一个多维度和较为全面的测评体系来测量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创造力,包括理工科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思维风格、对科学的态度、人格特质、创造力相关技能、教师评定等几个方面,并建议对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意见调查。通过这套测评体系的试测和实测工作,获取了理工科大学生科学创造力测评体系的测试数据。通过对各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从而证明所构建测评体系及其各量表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此外,对部分量表还建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工科本科三年级学生的常模。这些测评体系的基本数据为进一步的测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个性化的认知加工偏好,它是个体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是个体差异的重要方
当代礼教是指在学校环境下以培养学生的礼性为目的,以保护民族特色、传承中华精神为功能,以符合当今和谐社会需要的道德礼义为内容,以体现当代国人精神面貌和民族气质的礼仪为形
生活德育是“教育回归生活”理念在道德领域的最新体现,它提倡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道德知识是承载或表征主体际价值关系的符号,不仅包括公共道德知识,也包括
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1927年1月,广州国民政府北迁武汉,中共中央也从上海西迁武汉,从而揭开了中国大革命史上的“武汉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1月一1927年8月,或称“武汉大革命时期”)的新篇章。武汉大革命时期既是中国大革命的高峰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大革命由盛转衰以致最终失败的低谷时期。当时,武汉作为全国革命的中心,各方要人荟萃于此。3月,以中共中央身份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蔡和森从莫斯科回
随着考试理论的日益发展,计算机自适应测验也不断进步,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对于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系统来说,参数估计的过程作为计算机运算的主要部分,需要消耗大量的CPU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加入贸易会组织,英语的地位越来越突显,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与国外的交流日益频繁。国家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所
词汇是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它是人们用来交际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词汇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使用词汇,然而一些传统的词汇教学法把单词和语境相分离,这样做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发展语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基石,并深深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世界各国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积极推动,计算机态度
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教学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已广泛地运用于各类教学中。体育技术课教学是以获得肌肉运动体验为主的特殊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