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以句容式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公民生活的基本来源和保障,农村残疾人群体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其就业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不仅能使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解决生活问题,体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原则,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但由于残疾人在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不可避免遭遇着各种社会排斥,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伴随着近年来构建城乡一体化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的提出,原有的关于残疾人就业的研究可能部分过时或者需要做出相应的修正,同时理论界对残疾人就业问题的研究多聚焦于城市残疾人,鉴于农村残疾人就业对个人、家庭、农村,乃至整个社会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该群体的就业率和就业水平,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句容市地处长江流域经济开发带,辖区内农村残疾人就业现状基本上反映了当前农村残疾人就业的特点。本文在对句容市农村残疾人群体的就业生活状况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中总结出目前我国农村残疾人就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并探究其成因,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容量大,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四分之一都在建筑行业工作。建筑行业的增加值约占我国GDP的7%,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重新认识休闲的价值,懂得休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个人能否完整、全面、健康的发展。多彩的休闲内容、创新的休闲
本文围绕邹家村的土地纠纷来回应农村土地权属问题。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不仅是国家制度的单方面安排,而且是和地方的经济、文化和习俗结合在一起。农民也不是完全被动接受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