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网络为中介交流中,非语言行为的缺失使信息的发出者难以表达某种情绪、个性、或者展示魅力。借助于表情符号,人们的线上交流会更加顺畅。21世纪以来,随着线上交流的常态化,表情符号的使用也越来越不可忽视。本文以群组讨论中出现的QQ表情符号为研究对象,对由209名中国大学生组成的QQ群和117名来自于俄语区的留学生组成的微信群中历时五个月的聊天记录中所包含QQ表情符号的内容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旨在找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在群组讨论中QQ表情符号的使用特征,以及QQ表情符号在群组讨论中的作用和功能,并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此外,本文也还对在群组讨论中出现的特殊语言现象—由QQ表情符号和文字共同组成的多模态隐喻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发现,中俄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群组讨论中“QQ”表情符号的使用特征,功能及作用存在多处异同点。两组被试在各自网络语言环境下的群组讨论中都普遍使用表情符号并得到成员认可,在两个组群中高频出现的表情符号具有相似特征。但二者在使用特征上仍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学生在群组讨论中成员的参与度以及表情符号出现的数量和频率都显著高于留学生。在不同感情色彩表情符号的选择上以及系统符号与自定义表情符号的选择和使用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在群组讨论中不同语言背景下的大学生都能灵活使用表情符号补充语境、协调人际关系和缓和话语的功能,但是中国学生在群组讨论中还出现了运用表情符号明示意图的功能。最后,群组讨论中出现的文字和表情符号共同构成的多模态隐喻。语料中出现的多模态隐喻不仅包含了静态的“A is B”的隐喻,也包含了动态的“A-ing is B-ing”多模态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