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结构优化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结构/材料设计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包括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工业装备中,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分为尺寸优化、形状优化和拓扑优化,其中拓扑优化是结构优化设计的核心,它能够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在概念设计阶段就提出新颖高效的设计方案,决定了装备结构的最终拓扑、形状和性能。面对传统拓扑优化方法中,设计变量数过多、结构的几何约束难以直接施加、所得结构的几何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优化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结构/材料设计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包括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工业装备中,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分为尺寸优化、形状优化和拓扑优化,其中拓扑优化是结构优化设计的核心,它能够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在概念设计阶段就提出新颖高效的设计方案,决定了装备结构的最终拓扑、形状和性能。面对传统拓扑优化方法中,设计变量数过多、结构的几何约束难以直接施加、所得结构的几何信息难以直接提取和基于低阶形函数的有限元方法可能会引发数值不稳定等问题,本文以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s,NURBS)基函数的等几何分析和基于移动可变形组件/孔洞(moving morphable components/voids,MMC/MMV)的拓扑优化方法为基础,发展了两种显式等几何拓扑优化方法,TOP-IGA-MMC和TOP-IGA-MMV,并基于TOP-IGA-MMC法设计出了负泊松比多胞吸能结构和负泊松比汽车吸能盒。本文研究内容具体如下:本文首先给出了一组简洁高效的MATLAB代码,代码可同时计算B样条基函数在多个参数点处的函数值,从而快速地生成等几何单元刚度阵,为后文显式等几何拓扑优化方法的实现奠定基础。针对剪裁曲线对二维矩形结构化网格的剪裁问题,提出了一种检索裁剪单元的数值算法,将网格中每个单元的边界划分为12段区间,选取适当的离散剪裁曲线代替原剪裁曲线对矩形结构化网格进行剪裁,根据离散剪裁曲线与单元边界交点位置的不同,将裁剪单元划分为156种不同的类型。数值算例证明了算法可以快速地检索出任意矩形结构化网格中的裁剪单元。其次,为同时解决设计变量数过多、结构几何约束难以直接施加和基于低阶形函数的有限元方法可能引发数值不稳定问题,本文基于移动可变形组件(MMC)发展了一种显式等几何拓扑优化方法,TOP-IGA-MMC。它采用若干个组件表示结构的拓扑,其中每个组件由若干个显式的几何参数(组件的中心坐标、长度、厚度和倾角)描述,并采用基于NURBS的等几何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标准测试算例证明了 TOP-IGA-MMC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且与原始MMC拓扑优化方法相比,其数值稳定性更高。再次,考虑所得结构的几何信息难以直接提取的问题,本文基于移动可变形孔洞(MMV)还发展了另一种显式等几何拓扑优化方法,TOP-IGA-MMV。它采用闭合B样条曲线表示结构的孔洞边界,曲线的控制点由若干个显式的几何参数(孔洞的中心点坐标和中心点到控制点的距离)决定。同样采用NURBS对设计域进行离散建模,TOP-IGA-MMV在稀疏的网格上选取了不同的识别点(控制点、节点、高斯点和Greville点)用以形成NURBS单元的杨氏模量和体积分数,而选取了稠密的识别点用以作图,最终得到显式的结构边界曲线和高分辨率的拓扑。标准测试算例验证了本法的有效性,并通过与传统SIMP法和TOP-IGA-MMC法作比较,证明了 TOP-IGA-MMV法的计算效率。最后,本文还推导并实现了基于能量的等几何均匀化法,数值算例表明,采用等几何均匀化法和有限元均匀化法得到的等效弹性矩阵在误差容许范围内相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将等几何SIMP法和TOP-IGA-MMC法应用于负泊松比多胞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中。考虑到传统负泊松比吸能盒优化设计仅停留在尺寸优化的层次,本文将TOP-IGA-MMC法得到的其中一种负泊松比单胞应用于汽车吸能盒的设计中,给出了两种负泊松比吸能盒结构,并在Abaqus中对所设计的吸能盒结构进行RCAR低速正面碰撞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吸能盒结构在满足RCAR低速正碰标准的基础上,具有比传统薄壁结构吸能盒更小的最大碰撞反力和更大的平均碰撞反力,这不仅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正确性,扩展了其应用,还从概念设计阶段就给出新颖的单胞设计,为汽车吸能盒的设计与制造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广泛分布的清洁能源,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日本与我国相继开展的海洋试采,初步验证了技术可行性,但是日产气量及持续开采时间,仍然不能满足规模化与商业化开采要求,其中储层渗透性质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南海赋存水合物的沉积物以砂质和粉质粘土为主,其粒度分布与土颗粒的膨胀性和水敏性等特性都严重影响了渗透性,同时水合物开采中水合物分解及地层应力作用下的孔隙结构变化,也导致了气体产出的不确定性
有砟轨道结构目前仍是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的主要承载结构。随着近年来列车载重和车速的不断提高,对有砟道床的承载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长期列车载荷作用下,有砟道床会出现不均匀沉降、道床弹性降低、脏污板结等问题,严重影响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和稳定性。为掌握有砟道床的宏细观动力演化特征,有必要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从宏细观尺度对有砟道床的动力特性和劣化机理进行分析,为铁路有砟道床的结构设计和延长轨道服役周
纳米技术的发展拓展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纳米科技广泛应用于材料、微电子、能源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宏观材料不同,纳米尺度下材料会展现出奇特的物理、化学、光学、电学以及力学性能。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是典型的碳纳米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电学以及光学性能,在很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石墨烯以及碳纳米管具有较小的面外弯曲刚度和较大的表面积,层间
在非光滑复合优化中,有一类重要问题:两个函数和的极小化问题.许多的实际应用问题,例如:信号处理、多商品流、优化控制等,它们都可以抽象地表示或能转化为求两个函数和的极小化问题.因此对此类问题如何建立有效的求解方法,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课题.本文主要关注一类非光滑复合优化问题,包括:具有凸约束的凸函数和的极小化问题;非凸函数与凸函数和的极小化问题;非光滑双函数和的均衡问题.提出求解这类非光滑优化问题的各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其高效、深度开发利用并实现其建筑一体化,对有效解决我国建筑领域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冬季需要采暖、夏季需要空调、全年需要供应电力和生活热水,面对建筑多样化的能源供应需求,目前现有的太阳能光热利用和光伏发电技术,无论是组件的光电或光热转换效率、还是功能单一的组件结构形式和太阳能利用系统形式等,都无法满足上述建筑多种用能需求,且存在着组件占地面积大等问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Al)是以铝或铝合金为基体,以碳化硅脆硬颗粒为增强相的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低密度和优越的热学性能,在航空航天、电子通讯、汽车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高强度增强相SiC颗粒的加入使得SiCp/Al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变的极为困难,并会加速刀具磨损,降低工件加工精度,严重限制了该材料的广泛应用。其中,在SiCp/Al复合材料切削过程
量子热力学是量子力学和经典热力学的交叉学科,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量子热力学不仅可以在量子层面上检验宏观热力学定律,而且也可以指导设计具有特殊功能的量子热器件。本文主要以低维量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开放量子系统理论,线性算符微扰论和全计数统计方法,研究系统稳态时的热流及热涨落,从而设计具有不同功能的量子热器件。本论文由以下六章组成:第一章,首先简单回顾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史,然后介绍了量子热力学
钛合金/不锈钢复合构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减重和低成本等优点,实现二者的可靠连接可以发挥两种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钛和钢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异较大,导致钛/钢焊接接头内易生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并产生较大残余应力,真空钎焊是解决以上难题的有效方法。钛/钢真空钎焊存在钎料设计理论不完善、接头强度低、钎料合金组元与接头微观组织及性能关系不清楚以及界面反应机理不明晰等问题。本文以TC4钛合金/
碳纳米材料具有促进植物生物质量增加和调节基因表达上调、进而刺激植物生长方面的能力。植物生长过程中,钾是主要的必需元素之一,影响喜钾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纳米碳可促进喜钾植物生长,并提高植物中钾含量,但缺乏深入的机制探讨。因此,本论文通过研究纳米碳促进BY-2细胞钾吸收机制及对细胞造成的氧化应激效应,从而为利用纳米碳刺激植物生长提供理论依据,为农业增产提供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利用电解石墨法制备
许多天然与人造材料具有粘弹性性质,粘弹性材料相关的力学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由于时间相关的本构关系,加之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粘弹性问题的解析求解十分困难,研究并发展行之有效的数值方法十分必要,也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理论课题。本文基于比例边界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 SBFEM)开展了确定性/不确定性粘弹性正/反问题的数